——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与升学考试的思考
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日前在京落幕。500余名中外青少年献出了自己的创新之作:有可帮助盲人重新“读书看报”的智能阅读机器人,有防止歹徒抢劫的ATM自动取款机密码识别防盗报警系统,还有中原地区108座濒危古戏台调查等研究项目,这些着实让人惊叹:小小少年,竟如此了得!
如今,科技创新活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每年都有近15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火热场面的背后,总有一些难解的问题困扰着人们:在许多人眼中,升学考试成了科技创新之痒,高中课业负担较重,是把所有时间花在复习功课备考上,还是分出一定精力从事科技活动?升学考试与科技创新是不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记者日前走近一些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教师和校长,探寻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
是学校还是“游乐场”
成都七中在教育界颇负盛名。历经百年的七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院士、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每年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校长王志坚都要面对学生家长的疑问:“你们这是‘游乐场’还是学校?我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一到寒假,类似的问题又来了:“你们还搞活动,人家在补课呢!孩子成绩落下来怎么办?”
说学校是“游乐场”是有来历的。多年来,学校科技活动非常丰富,有综合拓宽类,比如人与自然、环境与化学、经济数学、天文学基础、物理和社会等;有科技活动,比如电子制作、航模等;此外,学校还有一个学生科协,包括科普部、科创部、编辑部,编辑部还出版季刊《未来梦》……学校热闹非凡,无怪乎家长们说这是“游乐场”了。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而又面对来自各方面压力的,绝非王志坚一人。一些传统的名校,不论上海还是北京,都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初一、初二可以,初三不行;高一、高二可以,高三不行。
“没办法。升学率还是一个暗流,谁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有个闪失。万一今年没考好就说是因为社团活动,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上海一位知名科技活动指导老师说。基于同样考虑,成都七中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果想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益完成学习任务。
压力不但学校有,学生也有切身感受。参加此次创新大赛的北京中学生杨炼谈道,这些事情不能影响成绩,如果影响的话还是要以高考为重。
是迫于外界压力也罢,是源于自身认识也罢,升学考试与创新活动,在许多人眼中就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张皮”还是“两张皮”
上海吴淞中学教研室主任张治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过国内外大奖,对于升学考试与科技创新活动简单“二分法”的做法,他一直有话要说。
“升学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两张皮’!”张治强烈地表达他这个观点,“因为现在高考更强调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背景下让学生搞科学教育是最好的。高考指挥棒有一个正效应,就是引导了教育改革。上海有一次高考有道‘研究性学习’的题,后来很多学校都重视这一点。”他认为,正是在学生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的背景下,使得学校在升学方面与前些年相比呈上升而不是下降趋势。
朱元晨,以一项关于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研究获得2004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是亚洲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此大奖的学生,现在在哈佛学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领衔赞助商英特尔公司特意将他请回来做大赛志愿者。他从切身体会出发谈了自己的感想:“科技创新活动所崇尚的是中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如果要培养一些一流的科学人员,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创新活动一般都是团队合作。参加创新活动的都是一些十五六岁的孩子,在家里是别人围着自己转,但一做起课题来就有意见冲突,未必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记者接触过参加“杵状拇指与遗传”研究项目的四名学生,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有的互相之间还吵过架,红过脸,甚至流过泪,但最后都能在激烈碰撞之后拿出一个统一的看法。每个人的特长也发挥出来了,你擅长英语,就搜集外文资料吧,我有艺术天分,就做展板设计吧,他数学好,就负责数据处理吧……这帮“小大人”各自分工,研究项目运行得井井有条。一个小课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尊重别人。这些锻炼对每个孩子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也给他们带来终身享用的财富。
正是由于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张治的话充满底气:“从一定程度上讲,因为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恰恰是正在进行改革的高考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这不是‘两张皮’,而恰恰是‘一张皮’。”
从小抓起,还是将来补课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恩山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我们要看到科技教育,特别是中学和小学的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带来的价值。要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这个过程中去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年龄平均在35岁。美国学者罗斯曼曾对1927年至1929年间在美国获发明专利的711位发明家进行研究,结论是获奖最活跃年龄段在25岁至29岁之间。
从这个角度看,学校阶段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为日后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错过之后到将来再弥补,弥补不回来。”张治说。
邓小平在1979年的时候,给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国家提出,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二十多年过去了,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数从少到多,大家的认识也从不理解到慢慢支持。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周又红老师深有感触。20年前,她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时,没有一所学校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现在不同了。”周又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现在许多家长主动带着孩子到我这里来。”
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现在还只能算是起步阶段,我国有近两亿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还不到10%,正在做的工作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教育部正在推进的新课程要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王志坚说他们学校要求引进的高级教师必须能开选修课和活动课,至少能开一门,这是基本要求。
科技创新活动成就的不仅是每个孩子的现在,更有他们的未来。张治和周又红等校内外科技活动辅导教师言语间充满了激情,他们有个共同的期冀:让科学带给学生快乐!让每个孩子去享受科学、体验科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