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适时融入素质教育可以使英语课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引力,使学生爱上英语课堂、爱上英语,从而产生由衷的学习英语的动力。
深挖课文主题 激发学生情感
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呢?各高校选用的英语教材可能不同,但无论什么教材,其中的课文都是有一定主题的:有的是关于人性的纯洁与动人,有的是关于人生的启迪,有的是关于社会上某些问题的别致观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非常好的素材而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切入点一:情感沉淀兴趣
关注学生情感是一个很好的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为例。第一册第十单元的课文《GoingHome》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连贯性很强的故事性文章,一般要求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能够声情并茂、自然流畅地全篇朗诵,以便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当中,促进他们情感的凝集。课文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全篇朗诵文章的中文译文,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故事细节的理解,又能在更深层次上激发他们的感情共鸣。
通过这篇故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感情的凝重和动人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国籍界限的,英语民族同样有它深厚的情感底蕴,在它的语言和文化中深深埋藏和蕴育了以前可能不为我们所领略的动人的闪光点。这种对学生情感底层的激发往往能使他们在潜意识中感觉和认识到:原来英语也是可以这么美的!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能够在英语课堂当中时常地呈现,便会潜移默化地牵引着他们越来越关注英语、越来越向往英语。由情感沉淀起来的兴趣是无可匹敌的;由于向往英语的美丽而产生的学习英语的动力同样是坚实稳重。
切入点二:启迪智慧 指引人生
人生的智慧和启迪也是一个很好的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同一篇故事,教师亦可以引导学生拓展一下思维,向其它方面想一想。比如,在故事中能清楚地看出,车上的人明知文戈曾是一个囚犯,却丝毫没有轻视他的意思,反而对他的事情倾注了无比的关注和热情。教师提出这一点,可以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对人——尤其是对有过不良记录的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进而引申到对所有的不甚完美、不尽如人意的人、事、物的态度。这有利于启迪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同一套教材当中,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TheDinnerParty》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在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在处理危急问题时的冷静、克制、内敛的美德。领略了文章内容的风采之后,很多学生可能会总结出这样一个主题:女人的自控能力并不比男人差,女人也可以与男人同样勇敢的。这种看法表面看来并不错,但如果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过于竭力地为女人辩护,反而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更为客观的观点:是否勇敢是依人而论,而不是依性别而论的。
总之,无论是动人的故事还是智慧的启迪,都大大有利于增加英语课堂的魅力。学生在英语中受到熏陶,在学习英语中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便会在无形中对英语产生别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潜在动力。
融入素质教育 教师责无旁贷
当然,从素质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一篇动人的故事、一次智慧的启迪就能做到的。英语教学当中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也是需要教师不断挖掘的。这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教材中的深层内涵,并联系身边的人、事、物,把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不断地受到“魅力英语”的熏陶和浸染;这是一件很灵活但很必要的工作,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标准,其具体实施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关键是要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的心灵时常地受到冲击和洗礼。
要在这项工作中达到好的效果,教师是主导,需要做有心人,需要时时处处挖掘和体会生活中的光彩、启示和智慧,并联系教材恰如其分地融入教学之中。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需要有良好的体察力、思维能力、表达力和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对教师素质的一个挑战和提高。
将大学英语教学和素质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赋予了他们独立感受、发现和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他们建立起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人才的培养是相当有作用的。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这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