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承担起社会、民族和国家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引领示范作用,是一所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学校应尽的责任。”在近日举行的全国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成果报告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7名骨干校长将理论学习与本校办学实践结合,交上了自己的“作业”,其中7人还出版了个人专著。
“学校成功的标志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作为生源较优的学校,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坦言。基于这种教育理念和思路,学校为全体学生的潜能发现和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学校100%学生参加了研究性学习,100%学生参加了学校社团组织。70年前,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以伟人名字命名创办了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正是与伟人的这种渊源,使“中山精神”成为学校取之不尽的德育富矿。校长贺优琳坚持把思想品德素质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在学校努力践行“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靠自我”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关注。
作为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执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划项目《园丁工程》中的一个培训项目,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承担了全国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培训任务,并从全国精心挑选出包括清华大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广东中山纪念中学等27所中学的知名校长参加了这一高级研修活动。自2001年7月始,高研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以“一年培训,三年跟踪”的方式,组织学员反思办学实践,在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办学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高研班总结整理了我国优秀中学校长的办学经验,开发了以往以经验形态存在于校长管理实践中的学校管理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