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市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快了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全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2000年底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把发展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而当时我市教育经费供求缺口较大,带状的城市结构使中小学分布较散,再加上各学校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经费不足和施工难度大的双重困难。鉴于这种情况,2001年8月,市教育局制定了《淮南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摸索,我市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淮南教育城域网建设初具规模,稳步发展。全市上网学校达80所,建成校园网20个,在网上建立主页的学校达30多所。网络管理与应用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目前已经具备网上教育信息发布、电子邮箱、电子图书馆、VOD视频点播、BBS论谈等基本功能;完成了第三期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工程。另外,我市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省、市级乃至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建设,已经成为促进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杠杆。
----信息技术建设,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力度,提升了教科研水平。目前我市共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4所,并担任着国家、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承担国家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10个。2003年,我市首批国家、省级实验学校承担的研究课题均已按期结题。淮师附小的《开展整合课题研究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步伐》结题报告经专家组评审,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成果奖”并作为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唯一代表,参加了2003年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总结交流会。2005年8月,经省教育厅审核评选,淮南二中、三中作为全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的课题研究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
----信息技术建设,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另外,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同时提供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界面,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互动方式获得信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益。
----信息技术建设,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以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由于受到时间、人员、场地、经费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为教师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信息技术建设还促进了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我市教师在参加的各级“优秀电教论文评选、教学设计、网页制作”等评选活动中成绩突出,在全省位居前列,获奖作品数占全省总数的10%以上。
----信息技术建设,点燃了学生学习“兴奋点”,有利于塑造个性化、欢乐化人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同时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图象、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