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听到许多很有意思的“说法”,其中包含许多一闪而过的幽默,而细细思之其实是很深刻的思考;另有一些则看起来非常类似于某种诫言或小经验。特意将部分剔拣而出,略略罗列,以供农村远程教育实践者参考。
一,地域和经济差异。有各种各样的农村,有东部、中部、西部,同时又各有东西南北之分。山地、丘陵、平原,干湿相异,旷狭不同,地形与财力对适用的技术形式要求也大不相同。
各地农村的经济形态也不一样,或多种植,或重养殖,或偏畜牧;或多自留地,惯于精耕细作;或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如此种种,导致以远程方式开展培训所适合的内容和方法也就各异。
二,社情的差异。党员干部素质升级,未来仍会是农村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农村对党员的观念也不大一样。有的地方不把党员当回事(多是经济发达地区),而在有的地方,党员仍然很受拥戴。在这些不同地区进行党员培训,要求和意义也大不一样。
在东北,农村中外出打工者尚少,多数人还是依靠土地生活,还紧密地织在本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网里。同时东北每年农闲期长,到春天才冰消雪化。长年交通阻绝已成惯例,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传统的权力组织,如宗族势力和党员组织还很健全,党员作为基层管理阶层的身份在本地仍然鲜明,说话管用。
东北农大对本省党员干部的培训,时事政策培训比较多,对科学种田的培训就比较少,正是从这一现实出发。让他们对时事政治深入理解,思想先进,则基层权力组织更健康,对农民好处更大一些。东北农大对“村村大学生”计划中学员的政策之中也有一条,就是从中多发展党员,也是意在帮助这些未来的农村管理者树立“身份”。
而在南方,农民外出打工者多,农民对土地和本地经济政治关系网的依赖性减弱,思想相对自由,本地传统管理阶层对农民的影响比东北弱很多,反倒是“有钱人”说话一呼百应,而很多党员都是致富带头人的身份。在这些地区的培训中,技术的传播会更受欢迎。
三,民风差异。对培训的开展影响不可小视。
仅说黑龙江农村,土地肥沃养人,撒点种子怎么着都能混饱了,即使不种地,爬到山上摘点木耳卖钱也能活得挺好。民性比较安适懒散,很少去想挣更多钱。因此这个地区的农民,对远程教育首先会比较冷漠。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农民的心态是:我种这块地这么多年,一直就这么种的,也能打不少粮也没害过大虫病,没必要翻新花样。就连东北农大的学生回去跟他爸说:这块地应该这么种更好;他爸也一摆手说:一边去。
所以在这种地区必须借当地政府的力量去推一把,让农民看到这种教育形式的好处,他们就把你围上了。否则你在大街上喊破嗓子也没用。记者了解到,在五大连池市,如果学习中心有讲座,镇上只须有人在街上喊一声,就马上传开,农民们就开着拖拉机带着同村人一起“突突突”地进城听课来了,像赶集一样。培训会场里,抽烟的、打赤膊的,“乌烟瘴气”里,一屋子农民盯着屏幕听讲。让他们受益了,他们就看你亲,会主动去找你。
四,五花八门的问题。
东北农大网院有次开讲座,一个养牛专家讲着讲着,有人举着烟杆问:老师,我提个问题,你说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马摇尾巴是先往左摇还是先往右?这是农民在开玩笑,平时很少有人注意这些事。但农民虽然是开玩笑,他开玩笑的同时也有着考量面前这个人的意思,这是农民特有的交流方式。嘴上不能输,否则农民就不服你了。
可以得到的经验是:给农民培训不能单一,每次培训不能只上一个专家或只讲一方面问题。比如只上一个大豆专家,只讲大豆,这八成会乱。因为农民不会管什么主题不主题,他们说话会很随便,要提问什么问题都可能出来,而且不限于专业方面的问题,只有一个人的讲座根本应付不过来。最后的结果,整个培训不但讨不了好,还会让农民笑话。因此如果要开讲,必须同时安排几个专家,尽量各领域都能照应到。
五,中国未来最大的培训市场在农村。这块市场几乎还未被开发,开发初期要做好赔本的准备。
给农民做培训,可能一开始赔钱,但是一做上道,市场相当广阔。东北农大网院有一句口头禅: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意指农村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先赔本但以后就赚了,这事到后来是个双赢的前景。
六,给农民培训就得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比如现在市场上假货都上农村去了,这样一来,农药鉴别、种子鉴别都成了专门技术,都成了培训内容,而且都很受欢迎。都是非常具体而实在的东西,农民需要的就是这些。如果是技术讲座,就应当预备让农民“点菜”,并且经常与他们沟通,他们会告诉培训者自己想要什么。
七,如果要在农村做学历教育,就应当让自己的专业更具特色。在真正的农村基层,法学、工商管理这些课程,农民很少需要;如果多开设一些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农村发展与管理”这样的既实用又有特色的专业,将更受欢迎。
八,在农村做远程教育,不要局限于手段,关键是知识。不管载体是光盘还是网络还是人,只要能把知识从高校送到农民手里,意义都是一样的,只看合适而定。而如果一定要用卫星、网络,则农村太多地方是没有能力开通这硬件设施的。也许面向城市的远程教育,如果设备不达到一定水准可能影响你的形象,但是农村不一样的,农民不会盯着你身上的光环看。
九,给农民做远程教育,从实际摸索经验看,必须具备两点: 1,有一大批老师支持,而且这些老师都必须是有实践经验;2,政府的支持,尤其是乡镇及乡镇以下政府的支持,否则什么事也干不了。而博得他们的支持则会给你提供巨大帮助。
农民不是主动接受教育的,他是被动的,被动之后才能变成主动。这跟学历教育完全不同。而这个被动的第一步怎么动起来,就必须靠政府去推。农大网院在有的村做培训,农民不来听,村里就出面极力劝说农民来,甚至公开说:来一个人给发10块钱。这类工作对培训的顺利开展帮助何其大,不用细说。从这里也能看到,随着这几年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农村服务的路逐渐变得不那么孤独。比如乡长镇长党委书记等等,以前多数对农民培训不屑一顾,而现在如果告诉他们能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忙前忙后地张罗。并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开始主动为农民寻找这类机会。
十,为农民作培训,如果找政府的时候,尽量找基层政府。
高层政府只能下个文件或给一些政策什么的,相对来说可操作性不太强,实际操作的细节只能跟下级政府商量,而他们也会告诉你各种非常实在的东西。比如他们会告诉你,宣传这个培训应该在哪一天进行,那一天是当地赶集的日子,农民会来得很多,效果会更好,等等。这些信息高级政府就掌握不了或想不到要叮嘱你。
找基层政府时尽可能找当地的职能部门,因为某些专业的培训,比如防疫,这跟职能部门有切实利害关系。如果对农民牧民培训,可以找下面的农业局、畜牧局、技术推广站等等。对干部培训,则找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等比较好;而组织部门相对来说又比人事部门更容易合作,因为从实际经验来看,人事部门会比较急着看到实际效益,而农业部门、组织部门的思想则相对比较开放,真想着为农民做些实事。你去为农民培训,这里的道理他们能理解得通,而不是只想到你是不是收钱来了。
十一,尽量借助农村里原有的农职高中、农业技术学校等等这类机构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远程的课讲完了,可以由他们自己的老师辅导一下,农民也会高兴。所以高校跟下面这些原有农民教育机构的关系应当是:借其为己服务;先培训他们,再让他们更好地辅助高校培训农民。这就叫“以点带面,树立一片”。
十二,尽量在广播里和地市县电视台打广告,因为底层农民对这两类媒体比较熟悉。也可用夹递的方式送广告。如果做报纸广告,不要在那些城市发行量很大的大报上做,而应当投入当地农民看得比较多的小报,一来有效受众多,二来也便宜不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