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领导意在“引领”和“指导”
记者:在大学里当教授,从事学术研究,指导研究生,这是令人羡慕、受人敬重的工作,为什么要到中学去做校长?
杨骞:不太了解我的人,也许会认为我是看重了校长这个“官”,看重了作为校长的“权力”,毕竟在一些人眼中,校长还是很有权力的。从我个人来说,决不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竞聘校长职位的。我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从开始搞学科教育研究,到后来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有一种认识,就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更多地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要对教育进行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话,最好能扎根于实践。所以,从大学来到中学,我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记者:作为一个教育专业研究者,以往您对学校的指导更多的是在学校外围,进行理论上的指导,现在您是身处其中了,能否真正地把您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转化成办学实践呢?
杨骞:身临其境肯定要比雾里看花看得更真实,体验得也更深刻。到附中三年多来,虽然我不能把所有对教育的认识和想法付诸实践,但作为一位教育专业研究者,我以比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强烈的科学精神以及执著的事业追求,不断地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带入教师中间,融入教学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效果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仅作为专家进行指导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还有,我在努力实践着自己所提出的“为了生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的办学理想,为实现“专家型校长,智慧型师资,多样化课程,鲜活的课堂,人文化环境,健全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及“主体发展性教育思想”等办学体系而不断求索。
记者: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擅长学术性领导,有的擅长用权力管理,那么,您认为您属于哪种类型呢?
杨骞:其实,真正有效的学校管理,应该是两者兼顾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当然,在实际学校管理中,由于每个人的特点、风格不一样,会有所偏重。我自然是更注重学术领导。老师们之所以接纳、拥护我,首先是因为我有这样一种学术地位。我是用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人格、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来影响教师,用精心培育和打造的学校主流文化来影响教师,而不只是靠制度、规章来束缚教师,更不是靠校长手中的权力来压制教师。
对于校长的“领导”,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于如何去“影响”人,让教师“主动”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把校长的职责定位在“引领”和“指导”上,并由此充分发挥其他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所倡导的校长领导的一种理念。当然也包括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员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乐工作,“指导”教职员工科学工作、用脑工作、有效工作。努力自塑专家型校长,打造智慧型教师。
记者:从教授走上校长的岗位有三年多了,感受怎么样?
杨骞:三年前,我怀着对基础教育的热爱、对青少年学生的热爱,怀着对自己献身基础教育事业的追求,来到了中学,并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亲身体验着领导者的责任、教育者的重任以及管理者所要面临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充分认识到教育作为一个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作为一种艺术的意义在于创造;感受到教师工作之劳累、学生学习之辛苦、学校建设之艰难,当然也体验到了成功时的喜悦、失败时的痛苦、平庸时的无奈,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但无论如何,我坚信,我爱我的学生,我恋我的教师,我更离不开我的学校。
教师第一,培训是一种待遇
记者:作为一位校长,他所面对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庞杂的,但他在处理这些事务时也会有轻重之分,您来附中这三年多来,让您投入力量最大的工作是什么?
杨骞:学校工作无论怎样千头万绪,校长都必须抓住一条主线。我来附中三年多来,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全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争取更多的机会。我是把教师教育作为学校管理、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策略来抓的。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第一”。为什么要这样提呢?在现在的校长领导或管理中,提得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也有的说学生第一。但我认为,从校长管理的角度说,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和管理的主力军,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导力量,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的根本源泉,所以,校长的管理首先要体现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主旨,当然这也并不否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教育活动之中。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这样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杨骞:我想主要是基于两大方面的原因吧。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生成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活动的情境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改革的永恒性,等等,这些都表明教师的知识不能一劳永逸,教师的能力不可一成不变,教师的观念更需要不断更新,所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优化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同时这也是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另一方面,在现实学校里,教师们的工作任务重、事务多、压力大、身体累,很难把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的重要位置,教师本身的自主发展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高级教师职称评上之后,自身发展基本上就没有动力了,这样下去的话,学校的发展就隐藏着一种危机,所以,我把教师专业发展看得很重。
记者:那么,你们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杨骞:首先,我们专门设立了教师教育处,具体负责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其次,我们把“学习、反思、交流、研究、实践”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基本途径。围绕这几个方面,学校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像每学期必有的专家报告,每月一期的文本材料《校长视线》、《教师校本教育前沿》、《班主任在线》,教师反思日记,校本课题研究,外出观摩学习等。
第三,我们把教师培训作为对教师的一种待遇。我们认为,过去的管理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学校不应只关心教师的生活和福利这些眼前利益,还应着眼未来、从长计议,因此必须抓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此,我们积极倡导、鼓励教师读教育硕士或外出进修,对取得学位的教师学校全额报销学费。通过这些工作,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教师的学习热情、自主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
记者: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您这样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体现在教学中呢?
杨骞: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会不会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他的课堂教学两层皮现象。我们下大力气做这项工作的初衷,就是通过抓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强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本身就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研究教学现象、探索教学规律、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让教师们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们领会和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并将其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们反思和交流,就是要求教师们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吸取教训,互相合作,共享智慧;让教师们研究,就是要求教师们不断地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较好地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我们出台了关于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制订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建立了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校级领导和教师听课评课制度。通过这样一些手段,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双重目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