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4日召开的“中国IPTV产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研讨会”上,有关方面透露,IPTV标准正在制定中,最早年底前将出台一个草案。在多数进军IPTV的厂商介绍中,“远程教育”被不断提及。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深远意义的冲击。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在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提出的五个建议性方向,其中第四个方向就是“教育媒体技术”,偏重于教育领域中的电视“摄、录、编”或数字电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各大高等院校纷纷采用互联网上交互学习、实时的视频会议系统和IPTV点播等方式开展教学。
如何消化这些技术?新技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变数?为此,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黄荣怀教授。
黄荣怀认为对“IPTV”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新技术层出不穷,值得跟踪,但新技术是否会对现代教学构成冲击,这需要客观的分析。”
需求与应用效果密切关联
黄荣怀说:“一种新技术能够对教育构成冲击,一是用户很容易(低成本)普遍获得,二是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两个条件,IPTV目前还不具备。”
IPTV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交互性和实时性。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他分析说,第一,从传送技术的角度来看,随着宽带的蓬勃发展,远程传送资源(包括音视频课件),已经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当前远程教育的资源(课件)有三种典型的传送方式:光盘发送、网上点播以及混合采用光盘与点播。而作为学习资源的音视频材料通常很少单独存在,因而作为一种教学材料的传送技术,IPTV并没有本质的变化;第二,从教学方式来看,教育技术的应用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参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尽管IPTV的视频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弥补传统网上交互的不足,而这种互动并不是IPTV特有的优势,QQ、MSN等实时交流的工具目前已经很成熟,而且得到了很大范围的认可和应用。从IPTV目前的功能来看,无法形成替代性的冲击。
北师大有一些外地的在职学生,他们平时上课就通过MSN或其它工具进行“教学”,利用视频进行答疑与交流。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就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面对面”互动,并通过电子邮件、网上社区论坛进行交流。虽然这些实时的交流方式已经很通畅,但视频会议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黄荣怀认为,当前IPTV的出现只是代表了一个趋势,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融合的一个趋势,不宜过早地、过分地夸大其功能和优势。
应用推进需要一个过程
上世纪曾经盛行过一个‘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它的大致意思是说:如果把青蛙放进一锅开水中,青蛙为了生存,会本能地从开水中跳出;如果是把青蛙放在凉水中逐渐加热,青蛙会感到很舒适,然后慢慢地被煮熟。在这个故事中,“水”被比喻为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青蛙被比喻为生活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现代人”,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这个故事曾经“震撼”了多少人,激发了许多人投身于互联网事业的热情。
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比喻,可以得到另外一种不同的解释。把我们自己比作是将青蛙放进水中的“上帝”,而青蛙是新的技术,水的加热过程是技术应用推进的过程。如果不是人类在“操作”,青蛙是不会跑到开水锅里去的,若不小心掉进开水里,那恐怕就是上帝的安排了,可见这种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黄荣怀认为,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受各种因素与规律制约的,最典型的是受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的制约,它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的很多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教师到教室讲课的方式却没有发生变化,进而批评教育的“落后”。
应该说,以信息技术为典型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与沟通方式,同时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学与教的方式。事实上,现在大学校园里的网络“断”了,就跟停电与停水的感觉是一样的。
资源建设不可跨越
黄荣怀同时还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在谈到IPTV在远程教育方面可能的影响时,他认为,资源建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目前资源共享机制并不是很完善,资源建设还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应该说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新世纪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已经建设了一大批优质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共享,加强资源建设中的信息沟通,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另外,我们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与其它国家相比特点不一样,比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公布的课程资源大部分相当于教学过程的“轨迹”(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的作业、所采用的资源链接等),而我国的很多网络课程是以媒体呈现为主,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而对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关注不够。
在教育中更多的需要共享“思想”与“知识”。媒体(或者说网络课程)可以承载知识,但也可能造成“信息”过载而成为“垃圾”,比如有的网络课程开发者自己没有上过该课程,也没有作过相应的调查与研究,组织一批没有任何上课体验且是初学技术开发的学生,而开发课程供其他人使用,将各种媒体资源“堆积”和“拼接”在一起,其可用性显然存在问题。互动是学与教的重要元素,是共享“思想”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很难想象没有答疑习惯和经验的师生会在网上有更好的表现。事实上,目前网上师生的交流并不近人意,学生之间讨论学习内容的也并不是非常普及。所有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就能够完成的,IPTV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