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断时续的戈壁和农田,走过树林环绕的村庄,祁连山麓的凉风吹干了汗水,近日,记者终于来到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马蹄学校。此时,巴玉环老师正给10来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上英语课。
这里距张掖近70公里,距兰州600公里。祁连山上的白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教室的前面有黑板,还有一台连着DVD的电视机。“peach”、“pear”、“orange”,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从孩子们嘴里诵出,像从雪山上湍激而下的溪水一样明澈清亮。
“一听说要到电教室上课,学生们就特别高兴。”巴玉环说,“以前上课,我只能给他们画一个橘子、一只香蕉;现在他们可以从电视里看得清清楚楚。”
马蹄小学是从2004年开始实行远程教育实验的。现在,这个学校已经有了4台电视机和4台DVD播放机,各种教学光盘711张。甘肃南部裕固族自治县的孩子们,在自己的教室里,不仅能向来自北京、上海的名师学习,还能跟着电视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唱歌、做游戏。
“从光盘里老师们的示范课上,我们这些年轻老师也学到了很多。”巴玉环说。现在,在她的英语课上,学生们可以大声朗读课文,抢着回答问题,甚至手舞足蹈,快快乐乐地学习。
阳光顺着祁连山脉铺下来,近草如茵,远山如黛。教室外墙被染成橘红色,上面一丝不苟地画着计算机上常用的指示符号,如打印、剪切、复制等等。老师们说,学校以后还要用计算机呢。
“山区的孩子,英文能学成这样子,如果没有远程教育,不可想像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要知道,一些边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始于2003年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教学光盘、计算机网络传输和卫星设备传送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这个工程打破了山重水复的阻隔,把整个世界拉近到边远地区中小学师生的眼前。甘肃临泽县平川中学地理教师高维忠已经习惯于用计算机上课、备课了。他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资料,在他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澳大利亚的地貌特征和袋鼠、考拉,学生们可以很快认识这个赤道另一边的国家,它是“活化石博物馆”,是“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美丽国度。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投入不大,但效益显著,它为农村基础教育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农村的孩子开始了解世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教育公平得到更好的体现。”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说。
这项工程中,我国已建成7.8万多个教学光盘播放点,5.37万多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504个计算机教室。预计到2007年,工程将使1.6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同时,工程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家业科技传播和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表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他说,不能把黑板“搬进计算机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真正做到“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量大了,课堂形式活了,学生兴趣浓了,综合效益高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