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李晶)
【甘肃教育信息化现状】
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
甘肃位于祖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地处黄河上游,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错会接,从东南向西北,全长1655公里,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7%,居全国第七位。位居西北中部,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枢纽地带。全省有14个市、州,87个县,近1538个乡镇,17888个行政村,2618.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1.39%,约占全省总人口9.6%的54个少数民族集中分居在占全省40%的地域内。 2004年全省GDP为1558.93亿元(全国排第27位),人均GDP为5970元,地方财政收入103.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2元,远远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甘肃的基本省情。甘肃是西部地区特点明显的省份,各种西部地区的问题和现象在甘肃都具代表性。
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落后省份,需要超前发展的教育是全省人民一直关注的、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领域。甘肃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先进文化教育的需求同教育及其环境条件不足和手段落后的矛盾。
----2004年,全省23246所中小学,农村中学占84.2%、农村小学占80.5%。未实现“两基”的28个县都是边远、贫困和牧区县。
----探索穷省办大教育的路子,就必须面对现实,科学定位,从实际出发,以人民的需求为己任,穷追不舍地加快发展,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历史付于甘肃教育的唯一选择,是振兴教育的第一要务。
穷省办大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提出:
----加快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需要有效合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在教育结构和布局上达到优化;
需要充分发挥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
需要在“高起点上开拓”,发挥教育系统的优势作用;
需要通过项目实施改善教育环境和条件,增强教育自主、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
----增强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能力和手段协调发展,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需要有大局意识,长远观念,将国家和本省的思路融为教育的思路,将教育发展的思路协调变为各方和谐共事的思路,产生倍增效益;
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本位意识,“有为才能有位”,从贡献大小衡量自身水平的高低;
需要将抓项目工作与部门职能工作紧密结合,可持续高品质地围绕中心任务一致行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唯我所用,体现凝聚力。
----发展抓重点是当前值得认真解决的问题。
需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人民群众需求和关注的重大问题,努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展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和规划决策,加大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措施的力度,突出重点集中攻关;
需要我们的工作以需求为前提,以机遇为抓手,以项目为纽带,以特色为先导,以措施为保证,以环境为依托,以评价为标准,以效益为结果;
需要我们有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有完善的科学研究的工作载体,有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工作机制,有评估督导工作落实的评价体系,有快速反映信息通达的环境手段,有效吸引和凝聚政府和社会的优质资源投入教育重点发展领域中来。
信息化是教育跨越发展必由之路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教育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缩小区域差别,体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跨跃式发展,必须依靠远程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育部做出“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总体战略部署,符合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基本需求。
----从国内外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当今时代的特征分析,我省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正在到来,教育也必然会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驱动人类社会发生变革的动力之一是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日新月异的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下,在全省教育系统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能够走出一条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特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路子。
甘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坚持“统一思想,分级负责;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分级投入”的建设原则
----贯彻“理顺机制、加强管理;完善基础、注重示范;突出应用、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
----实施“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推进”的发展方针
----把农村远程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优先发展地位,“先普及、后提高”
----推动发展条件较强地区加快发展,带动发展条件一般地区协调跟进,扶持发展条件较弱地区打好基础
----从区域发展布局结构上体现特色,从多元社会服务功能上体现优势,从构建学习型社会带动作用上体现效能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甘肃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以实践的科学探索建立符合中国西部发展实际的成功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