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化的大潮扑面而来,“融合”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注脚。回顾最近十年,没有哪两个产业能像互联网和电信这样融合得如此紧密,如此默契。
十年间,互联网改变了运营商传统的业务结构,催生了一大批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信业务;许多网站转型为CP和SP,成为电信产业链上的一环;更有甚者,一些网络公司依靠VoIP等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威胁运营商生存的梦魇。
今日,互联网与电信的关系已非比寻常,在融合的外衣下,二者是依存还是竞争,共荣还是替代,互惠互利还是此消彼长?要弄清这些问题,或许回顾它们十年的融合历程可以窥出一些端倪。
产业链上的一环
十年前的1995年是开创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联通已经成立,运营商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这一年,巨龙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巨大中华”开始显露雏形;也是在这一年,在北京白石桥路口,一块瀛海威的广告牌悄无声息地树立起来,张树新和她创办的瀛海威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商业化的开端。
随后,从1996年到1999年,新浪、搜狐、网易易趣携程等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网站纷纷成立,互联网的热潮席卷整个中国。那时的互联网和网站还与电信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提供新闻、BBS、电子邮件等基础性服务,被人们称为CP,独自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但其“互联互通”的本质使其具有了同电信一样的基本特征,或许,与电信融合正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宿命。
2001年,全球互联网陷入低潮。为挺过难关,以搜狐为首的一些国内网站开始尝试推出一项新的业务:短信。出乎意料的是,和运营商捆绑在一起的短信业务,竟然让网站拥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并很快变成了实际盈利,这让大批网站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的联手模式使得.COM率先成为开发电信数据业务的突破口之一。
尝到甜头的网站们热情地扑向短信的怀抱,短信大潮随之爆发。从最简单的天气预报、节日祝语,到重大新闻交通路况股市行情,短信的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时尚青年们成为了支撑短信收入的最大力量。这时,提供短信服务的网站已悄然从CP转变为SP(增值服务提供商),与设备商终端制造商一样,他们也成为了电信产业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SP们的发力,反过来也带动了增值业务的狂飙,除短信外,彩信彩铃等业务蓬勃发展,音乐、游戏等应用业务快速成长,这为运营商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2003年3月,中国移动推出针对年轻人的,以提供增值服务为主的移动通信品牌“动感地带”,到2004年9月,“动感地带”以每3秒新增1名用户的速度迅速拥有了近2000万用户,创造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奇迹。
2005年前11个月,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高达2700亿条,以每条短信0.1元计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四大运营商的短信收入就达到了270亿元。就此而言,将“拇指经济”形容为一座富绕的金矿并不为过。
促进与颠覆
在短信经济方兴未艾之时,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演进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宽带IP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接入带宽的不断增加。从原来的14.4k演进到28.8k、56.6k、1M、10M,甚至100M,带宽越来越宽,宽带用户也在以倍数的方式飞速增长。2005年,中国的宽带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300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宽带互联网业务成为固网运营商的一个重要赢利增长点。网通甚至把宽带业务与奥运战略和国际战略并列,作为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如今,宽带和增值业务的迅猛发展,开始转化为推动传统运营商转型的动力。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中国电信将由单纯的固网服务供应商,转型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除固网话音业务外,将为客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视频在内的捆绑式服务。
在无线领域,互联网也给运营商创造了巨大商机。根据麦肯锡对中国移动用户的调查,中国在不远的未来,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市场。从用户绝对数量上说,到2005年中国的无线电话用户数量将达到1.5亿—2.5亿,其中将有4000万—5000万用户使用无线互联网服务。
其实,互联网带给电信的决不只是增加收入这么简单,传统的电信技术已经在朝着IP方向发展,而这原本是互联网的核心范畴。而今,IP也成为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3G无线通信网络就采用以IP为核心的骨干网来传送数据和语音。这个新的开放式的网络结构可以使运营商通过IP的应用和服务迅速获取新的收益。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运营商带来的却不仅仅是福音,尤其是基于IP网络传输语音和数据的技术,催生了IP电话这一可能颠覆运营商传统赢利模式的新业务。1995年2月,以色列VocalTec公司研制出可以通过互联网打长途电话的软件“InternetPhone”,宣告了IP电话的诞生。
随后,IP电话作为一项新型电话业务在全世界开展,并对传统电话业务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不仅如此,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VoIP技术更被视为将动摇传统运营商的业务根基,它不仅可以满足所有的传统通信需求,而且可以将用户的话费降到极低的水平,使传统运营商的赢利基础不复存在。
不管运营商们是否情愿,基于互联网的VoIP技术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其最大魅力,在于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即时通信服务。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的QQ、MSN和其他一些即时通信工具都能实现PCtoPC的通话功能,在经过一些技术升级后,还能够实现PC到手机、PC到任何通信设备的通话。
正基于此,专家们普遍认为,VoIP将代表电话技术未来的方向,甚至有这样的一句话:everythingisoverIP(一切都将基于IP)。Frost&Sullivan公司预计,2007年VoIP的通话量将占全部通话量的75%。许多业内人士预计,VoIP将成为继短信之后,互联网与电信业务相结合的又一颗“新星”。
谁是主宰?
电信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历次重大的技术演进及变革往往带来新竞争者的大量进入与市场格局的重新调整。目前,VoIP技术已成为新进入者借以切入传统电信市场的有力武器。
过去,虽然互联网与传统电信网有部分重合,但整体上与传统电信业务领域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关系。然而,近年即时通信的繁荣与VoIP的快速发展,反映出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及模式正加速往传统电信业务领域渗透,这也成为互联网与传统电信业务领域在一定层面上融合的起点。
首先,新兴的电信运营商通过IP业务加速争夺传统电信业务的存量市场,使数据业务与互联网更加普及;其次,从互联网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虚拟运营商通过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把原有的非盈利互联网服务进一步向电信服务领域延伸,并初步建立起与传统电信业务有所区别的赢利模式。
就此而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确实对电信形成了一种替代效应。但电信与互联网除了竞争的一面,从更广义的范围看,两者仍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为传统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技术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而电信网雄厚的网络基础和庞大的宽带用户群,也构成了互联网迅猛崛起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更深入的产业层面讲,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工具。在融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而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整合;而互联网与电信的结合,也必将导致通信产业的革命,二者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两仪,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但二者的竞争与合作孰多孰少?恐怕只有实力最强者才具有最多的发言权。
互联网十年大事回顾
1995年1月,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开始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
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
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
1999年7月,中华网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股。
2000年3月,北京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开通,使中国主要互联网网间互通带宽由原来的不足10兆比特每秒提高到100兆比特每秒。
2001年12月,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了互联互通协议,使中国网民可以更方便、通畅地进行跨地区访问。
2002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认证办法》等文件。
200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下正式开放二级域名注册,用户可以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二级域名。
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之一CERNET2主干网正式开通。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达《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2005年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的复函》,并投资1900万元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