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泰山南麓的宁阳县,是泰安市的财政贫困县之一。这个县的老百姓亲眼目睹了近几年身边学校的变化:农村娃和城里娃一样用上统一定制的课桌椅,教室里安上电脑能上互联网,教师大本学历的越来越多了。孩子上学已不再是宁阳学生家长的心病。全县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优秀率也由2002年的25%增加到2005年的45%。
对于宁阳县教育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泰安市教育局局长桑新华认为,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功不可没。她向记者解释道,泰安市将办好教育的各个要素,如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师资配备、学校管理、教育环境、学生素质等均纳入评价机制,制定出可操作的刚性评分标准,借助行政手段推进区域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在泰安政府教育督导室向记者提供的评价手册中,对“教育资源”所作的具体规定包括校园布局、体育用地面积、教学用房面积,乃至课桌椅、图书、教学参考书的配备,都有具体细致的分数和考核标准。这些直接与校长的位子“挂钩”,学校如不达标,校长就面临下台的处境;再比如,评价手册中还将学校的“危房改造工程、规范化学校创建、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等有机结合,作为衡量地方教育建设的重要指标;评价结果还作为对各级乡镇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地方干部的政绩息息相关。
泰安的教育决策者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就如同强大的计算机“驱动程序”,可以有效地改善硬件(促地方政府增加投入)、更新软件(促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最终实现系统的优化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效益)。
从2002年起,在这一“驱动程序”推动下,泰安市的各项教育指标跃升到全省前列,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入学、升学及就业率持续递增,市民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初步探索出一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之路。
在所有学校达标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基础较好学校不思进取、自我满足的心理,泰安市教育局不搞一刀切,递进式地提出了发展“特色学校”的评价指标,“一把尺子”量一所学校,促使学校围绕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特色项目深挖潜力、苦练内功,涌现出了一批让家长满意、得到社会认可的“齐鲁名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师生座谈、现场观察或是询问家长,大家普遍对这种教育评价机制给予肯定,认为它指明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与学校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每一项评价标准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一句话、一个分数,而且是现实中触手可及的教学环节,是能够看得见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
泰安市还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作为整个评价机制的落脚点,追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桑新华说,在评价机制中将关乎学生素质发展的思想、品德、艺术、体质等全部细化,以此为“指挥棒”,方能促使学校和教师放开手脚,在学生的全面成长上多下功夫,而不要眼睛只盯着升学率。
在对学生实施多元化培养的过程中,许多中小学校长也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业好坏其实受很多非智力因素影响,比如文明行为养成、学习态度与习惯、校内外活动、情感和态度等。泰安实验学校校长王祖丽告诉记者,学校期末发给学生的已不再是一张成绩单,而是包含上述非智力因素在内的33项学生自评内容,以及写有班主任寄语和家长建议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泰安市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全市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6%、78%,初中学生按时毕业率在95%以上,高中学生会考合格率达94%;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3年以每年3000至5000人的幅度持续递增;泰安市教育机关也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机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