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异构型开放实验平台
将现有的计算机实验设备资源、实验课程资源有效地整合,构建一个满足需要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混合型开放性实验平台(如图1所示)。从功能上可划分为校园网资源平台、局域网资源平台和本机资源平台。校园网资源平台位于底层,提供基础网络服务、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局域网资源平台是异构型开放实验室的中间层,是最体现个性特征的平台,包括云计算服务平台、实验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排课系统、考试系统、实验室监控系统和开放式实验管理平台等。本地资源平台是开放实验室直接面向用户,包括公共课程开放实验室教学用机、自由上机、各种实验系统和应用平台,既有传统的保护卡模式的多系统,又有面向服务的云平台桌面。
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要能全面自动化地管理各个实验室的设备状况、实验教学状况、机房开放状况等,确保实验室安全、可靠、高效率地运行。因此,在设计并建立管理系统时,需要设计自动收集、处理和发布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如全校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学生基本情况、各种实验课程开放情况、各个实验室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等等,并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以便及时通告用户,统计并分析设备利用状况和实验教学状况。
组建共享资源平台
实现对异构型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资源的互操作和共享,使实验教学资源高度集成,降低教育运行成本和资源维护成本。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局域网资源和本地教学资源,学生实验教学用机和其他用户上机都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系统平台分类。通过对整个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和优化配置,实现教学资源由单一性、重复性、分散性向综合性、共享型、高效益模式转变,组建开放的共享资源平台。
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即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场地和实验对象全方位的开放。但如何将开放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为此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开放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开放实验室要想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职责,学生实验守则,以及开放实验室经费制度,以及评估与考核制度等等。
其次,实现实验室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素质也有进一步要求,因此,需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外出进修与自身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素养的机制,以及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目前实验技术人员16名,平均年龄49岁,人员趋于老龄化。针对实验人员不足的情况,可以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实验室建设、实验管理工作中来,还可吸收研究生担任实验室助管,聘请本科生以勤工助学方式担任实验室一定工作等形式,形成一支力量充足、保障有力的管理队伍,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
随着云技术的普及,云计算将为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运维模式。创新型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将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指导,构建一种异构型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以解决设备资源紧缺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和问题,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制度的日臻完善和管理的现代化必将使实验室开放体系的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开放实验室)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