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上去是坏消息,因为一直以来很顺利走下去的IPv4之路无法继续了。但何尝不是好消息,至少说明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速度不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减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地址的枯竭为我们尽早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
他说,如果说IPv4地址枯竭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话,对中国而言不仅是长远影响而且是十分紧迫的压力。“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仅仅是全球平均水平,现在仍保持年均19%的增速,地址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虽然,解决地址不足可以通过私有地址方案来解决,而且它不要求终端、网络和网站做任何改变,只需要在靠近用户侧加装NAT,看上去比用IPv6简单,但它不支持SIP类的应用,也不利于对用户的管理,从长远看不是一个好方案,最终再转IPv6付出的代价更大。
邬贺铨说:“现在面临没有新的IPv4地址可用的困境,这应是IPv6发展难得的机遇,但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准备。”
但是从IPv4到IPv6如果不算一次革命也算一次大的转折。对此,邬贺铨表示:“在全球最大互联网用户的中国无法回避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与国外合作,但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别的国家先走,既然早走和晚走都要走,现在就应该行动,在过渡中解决IPv6中我们还未遇到过的问题。”
此外,他建议,政府需要明确宣布IPv6商用时间表,给运营商以明确信号,避免企业误判政府意图而走私有地址之路。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政府网站和影响大的网站尽快支持IPv6的访问,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加大对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重视对与IPv6有关的标准化工作部署。
但不可避免的是IPv6的应用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安全和终端问题。对于前者,邬贺铨表示:“互联网安全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总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发展中求安全。”对于后者,他建议,“尽快标准化IPv6/IPv4地址翻译功能,使之具有电信级的维护管理能力。
最后他表示,2011年对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希望国际互联网界专家和科技人员及企业加强合作,在向IPv6过渡中,中国应当为世界互联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