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互联网工程组IETF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IPv6仍然是来自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APANIC的首席科学家及资深IETF会员Geoff指出,从2008年到2010年,IPv6的路由表项从1000条增长到3000条。“IPv6的进展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他高兴地说。
在中国,IPv6的步伐也正在加紧。国家已经制定未来5~10年内向IPv6过渡的进程与时间表。同时,加大了试商用的力度。
中国电信于2010年正式发布了IPv6商用部署计划:2010~2011年试商用,启动网络和平台支持IPv6的改造,确定网络及业务过渡方案、现网商业化试点,基本具备引入IPv6业务的网络条件,2012~2015年规模商用。
IPv6最大的试商用校园网用户在这一年中也不断增长。在2010年中旬,校园IPv6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参与项目的100 所高校基本上达到原来设定的规模,A 类高校有2万用户,B类学校有1.5万用户,C类学校拥有1 万用户。
高校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验平台,对IPv6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目前,100个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20个IPv6重大应用和6个IPv6网络支撑技术试商用系统的研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试商用系统的大规模部署与试运行阶段。
2010年9月,《中国教育网络》杂志面向全国239所高校近400人发放了问卷,共回收313份有效问卷,其中100所驻地网项目的高校中有66所学校参与。结果表明,近70% 的高校已拥有支持IPv6 的设备,30% 的高校暂时还没有支持IPv6设备;使用了IPv6的学校有40%的资源是来自校外;在IPv6上最多的应用是Web和视频点播,分别占40%和33%;IPv6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信息资源与关键应用,占30%。
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全国物联网委员会主任邬贺铨院士表示,IPv6对互联网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步骤,需要从网络建设、业务开发以及网站的升级开始,来加快IPv6商用化过程。
IPv6发展最为关键的仍是用户。用户需求是互联网发展的惟一驱动力。用户是否愿意迁移,过渡和安全问题,成为阻碍IPv6进程的主要拦路虎。“胡萝卜”和“大棒”的政策,在各个国家相继出台,IPv6不是“千年虫”,要让用户迁移,仍然是“内容为王”。
早在2010年3月,内容提供商就已经加紧对IPv6的行动。谷歌、NETFLIX、雅虎和微软等多家内容提供商进行了初步谈判,商讨共享IPv6用户名单。“这些消息还只是消息,但是与一年前这些ISP们宣布他们开始部署IPv6的场景比较,现在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场面了。”在IETF大会上,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的首席技术官Leslie Daigle说。她认为,当这些内容提供商开始IPv6之行后,“雪球效应”将会发生。
2011年,IPv6“滚雪球”的效应即将到来,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到内容和应用上。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1年2-3月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