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英语一直是主流的操作语言。直到今日,网站域名依然以英文后缀为主流,全世界的网民都习惯了使用英文输入网址。毫无疑问,这对于很多不讲英语的网民来说并不友好。国际化域名 ,又称多语种域名,可以赋予不同语言和文化社群使用本国语言和文字浏览互联网的能力。如果在国内输入汉字就可以直接进入网站,该有多直接和方便! 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语言障碍,帮助非英语语种用户提升网络效率,并推动更具包容性的网络环境。
事实上,中文域名不但已成为国际标准,还已被纳入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完善中文域名应用环境,进一步推动中文域名应用。工信部强调:“中国政府支持国际化域名在全球普及应用,一贯鼓励中文域名在各互联网应用的普遍适用,为推动形成一个全球多语言互联网、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数字化发展成果造福各国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全球互联网已经支持非英文域名和长于三个字母的顶级域名。然而,很多软件和应用尚未及时更新,无法兼容含有国际化语言或文字的域名,从而给数以百万的非英语互联网用户造成了访问难题。
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各个应用场景下对国际化域名的全面支持,包括浏览器、搜索引擎、邮件系统、输入法等。“普遍适用性”(Unviersal Acceptance, UA)倡导一个概念,即所有域名都应受到平等对待。UA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需求,以保证接入互联网的所有应用、设备和系统可以使用所有有效域名和电子邮件地址。当前,全球各地都在努力推广“普遍适用性”,从而使其成为现实。“普遍适用性”的目标是让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业务或文化需求,选择不同的域名或邮箱地址访问互联网。如果互联网应用和系统可以实现“普遍适用性”,这将给下一个十亿网民提供新的上网途径。
在中国,已有部分高校开始使用和推广中文国际化域名。如今,只需在浏览器输入“清华大学.网址”或“北京大学.网址”即可直达访问高校官方网站。在高校中推广中文国际化域名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中文国际化域名有助于在国内的传播,增强校园文化认同感,并更贴近高校师生的语言习惯,更容易被准确地记住和使用,更好地服务学生、家长以及感兴趣的人群,增加互动和交流。此外,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直观、便捷的网络体验,突破了以前的语言障碍,增强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便利性。在校园网络安全方面,中文国际化域名的采用也能够降低用户误入仿冒网站或遭受网络钓鱼攻击的风险,提升了网络安全性。最重要的是,中文国际化域名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它使得中文的文化标识在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中更加凸显,进一步提升中文社群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以确保全球互联网稳定、安全和统一为使命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在全球呼吁国际化域名的使用,并推动互联网“普遍适用性”的采纳。国际化域名支持一个多语言的互联网,从而允许组织、政府和商业群体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触达到公民和客户。为促进多语种域名的广泛采纳,ICANN 组织一直在积极推进有关政策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包括制定多种语言文字的参考规则以及二级域名注册的实施等,以实现更安全、更可用的解决方案。
推广“普遍适用性”和中文国际化域名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提升校园品牌影响力和服务本地学生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促进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的潜力,确保更加包容和与世界连接紧密的学术环境。
作者:ICANN北京合作中心主任 张建川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