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悉的星型扑拓模式中,核心至少要通过两条链路才能连接到边缘的聚合交换机,要么直接通过铜线连接到服务器的基础架构,要么通过机架中的服务器聚合交换机来连接。您必须在现场根据铜线布线的距离限制来做出决定。
不管怎么说,将服务器部署到每个机架中的聚合交换机中,并仅铺设到达核心交换机的几条光缆,要比勉强将全部线缆插入到几个大型交换机更为简洁。此外,使用服务器的聚合交换机将使得到达冗余核心交换机的冗余连接成为可能,这样,在一台核心交换机发生故障时,与服务器的通信就不可能丢失。如果贵单位预算准许,而且规划也允许,那么,使用服务器的聚合交换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管其物理设计方法怎样,核心交换机都需要以每种可能的方法保持冗余:冗余的电源、冗余的互联、冗余的路由协议等。理想情况下,核心交换机也应当有冗余的控制模块,如果预算不允许,你只能勉强应付了。
核心交换机需要为基础架构中的几乎每一个数据包负责,所以需要保持平稳。充分利用HSRP(热备份路由协议)或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如此,两台独立的交换机就可以有效地共享一个IP地址和一个MAC地址,并将其用作某个VLAN的默认路由。一旦某台核心交换机故障,这些VLAN仍可以访问。
最后, 正确使用生成树协议(STP)对于正确的网络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地讨论这些技术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是正确配置这两个要素对于任意的三层交换网络的正确操作及其弹性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