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式增长还要等待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靓表示,企业云存储发展的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近两年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用户在IT投资上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对于云存储的采购和应用来说可能是一种制约因素。企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性依然有担忧。陈靓预计,云存储市场未来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能保持在30%以上就已经十分乐观了,而不会像云计算那样达到80%以上的增长率。
在个人消费市场上,云存储发展的阻碍主要来自于用户更青睐免费的云存储服务,而不是收费服务。因为带宽的限制,云服务提供商很难给个人用户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务。只有网络带宽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逐步改善,收费云存储服务市场才能出现较快增长。
记者手记
存储:主角还是配角
从最早的内置于服务器的硬盘,到独立于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再到今天各厂商大力倡导服务器、存储与网络的集成,存储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轮回。
随着数据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数据重要性日益提升,存储逐渐摆脱了服务器附属的地位,成为与服务器平起平坐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核心之一。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快速普及以及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走向融合的今天,存储与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日立数据系统公司(HDS)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Hubert Yoshida对服务器与存储的关系有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即服务器是人的大脑,而存储是人的躯干。服务器起到控制与指挥的作用,而存储是数据和应用的承载者,要为服务器分担更多的负载,两者只有协调一致,整个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数据中心是一个整体,无论是性能的提高,还是实现绿色节能,都需要服务器、存储、网络甚至软件共同发挥作用。统一的IP网络为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融合奠定了基础,虚拟化技术把服务器资源与存储资源都变成了可以共享的资源池。时至今日,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惠普的融合基础架构(CI)策略、HDS的统一计算平台、思科的UCS等,才引发了2010年存储市场上的并购潮。
从传统数据中心架构过渡到云计算架构,存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用户习惯分开进行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采购,而在云计算时代,用户需要的是将服务器、存储与网络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化方案。相对于融合基础架构来说,存储可能成了配角,但是存储变得更开放、更灵活、更智能。这是用户希望看到的结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