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真正驱动力
“创新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应用,树立样板工程,形成有利于更大规模应用的示范效应,促进信息消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决定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目前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22个城市中,先行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城市。其中着重要求:“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选择教育、农业、工业、医疗、交通、铁路、水利、环保、社会管理等部分重点领域开发部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
IPv6对于下一代互联网而言意味着什么?下一代互联网将带来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发生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由此次建设工作引发的诸多疑问,迫使我们去寻觅下一代互联网得以发展的真正驱动力。我们发现,绕不开的短板,看得见的希望,正是应用。应用,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真正驱动力。
IPv6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
当前,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推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领域。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国家战略引导、政府研发投入和企业积极参与来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抢占战略主动权和发展先机。我国也适时发布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并通过实施CNGI重大工程推进 IPv6 在我国的商用化部署。
此次四部门联合启动的“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升级改造,全面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积极推动商业网站系统及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促进各类业务向IPv6过渡,并确保平滑演进;积极发展地址需求量大、速率快、移动性高的个性化互动业务。毫无疑问,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方向的必然选择。但是,IPv6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而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委在其《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3年版)》中指出,下一代互联网以 IPv6 为基本特征,但 IPv6 并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而只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是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不断加入新的思想和元素,通过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两种技术路线有机结合,解决重大技术挑战,继续演进和发展的互联网。
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网络安全可信度差,移动性支持能力有限,可扩展性压力日增,网络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运营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节能降耗压力增加,这些都是发展了20多年后的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业界普遍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应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征:一是高带宽,可扩展性好,能够接入更多种类及数量的终端;二是更加安全和可信,能够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和可溯源,提供安全可信的、可保护隐私的网络服务;三是更加实时和高性能,支持大规模、强交互、高质量的实时数据传送;四是更具有移动性和泛在性,能够实现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系统访问互联网业务;五是更加可控、可管,能够对网络资源、流量与用户行为,做到可知、可控、可管;六是商业模式更加合理,能够创立合理、公平、和谐的多方共赢模式。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指出,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从IPv4到IPv6,再到将来会加入更多的补充性技术,目标是实现我们构想中的下一代互联网的特征,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应该基于IPv6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整个网络能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