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影响教育的革命性因素,必将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使学生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真正理性的改革者既重视发挥技术的作用,又不迷信技术。教师们在变化中看到不变,在不变中看到变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一、信息技术引进应与课堂教学相协调
信息技术是当今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必要条件,教育信息化过程需要购买大量的信息技术产品和硬件,需要持续地大规模的经费投入。但是,单纯引进信息技术及相关模式并不足以引发教育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已经为近一二十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所证明。我们主张在选择购买技术产品时,应有意识地区分革命性技术和过渡性技术,区别看待学校内基于课堂的正式学习和学校外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在合适的时机、针对合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避免引进和应用技术的冲动和盲目,最适合才是最优秀的,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常态化应用。应该遵循“次新原则”,即不买最新最贵的,而买次新的。次新的产品不仅性能相对成熟稳定,而且价格往往要实惠得多,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二、课堂应用新技术时应坚持先试点后普及的理念
对任何一项新技术新模式,不能单单从理念上论证其先进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还要花较长时间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在研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避免主观意愿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干扰,力求结论经得起时间和他人的检验。在未得到明确的研究结论之前,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可以采用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班级试点的方式进行,但应该明确试点的实验性质,而不要急于做广告式的宣传和营销式的推广,更不宜以行政力量来进行一刀切式的推广。应该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鼓励他们的独立研究和首创精神,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实践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常态化。
三、树立区域统筹、均衡发展的理念
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教育信息化最核心的特征是网络化。要保证信息流通的畅通无阻,则必须统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校之间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不要造成新的信息壁垒与数字鸿沟。当前教育领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办学理念问题以及教育均衡化问题,教育信息化应该向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方向发展,朝着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教育公平的方向发展。对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和路径,应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采取“积极稳妥、适度超前、可持续良性循环”的策略,而不宜采用大跃进式的口号和方式。应该鼓励多元竞争,而不是定于一固定模式,鼓励自主创新,而不是一味模仿和引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扩大交流与合作,让信息化热逐渐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常态化。
四、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网络视频公开课、微课,可让我校师生分享国际国内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微课是围绕某个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建设的5~10分钟的微视频,非常适合在网络上流通,能满足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需要,应该大力推广。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学校师生与城市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应该大力研发与完善。这种信息技术应用模式更加方便快捷、更具时效性,而且成本低廉,可有效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常态化应用。
五、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网络时代的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网络时代的学习,是以“我”为主的学习,围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建构蛛网式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形成自己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写作。要转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增强应用能力,我校教育部门应坚持常态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学习(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让一线教师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帮助教师完成“尝试——采用——适应——内化——创新”的多次循环,将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的学校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实情,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应用渠道,勇于实践探索,大胆创新,有效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真正实现教学信息化,使信息技术在学校日常教育中得到常态化的应用与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