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刷点”“低价卖装备”“代充游戏币”……伴随网络游戏的日益盛行,以游戏虚拟物品交易为手段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游戏诈骗正呈现低龄化趋势,一些“90后”“95后”乃至“00后”,也参与到新型游戏诈骗当中。
去年,某地警方抓获了几名实施手机游戏诈骗人员,其中就有在校中学生,年龄最小的才15岁。当地公安局反诈骗负责人表示,“诈骗者中有一些是热衷手游的中学生,玩着玩着竟走上了违法之路。”
网络游戏本是益智消遣的工具,但一些青少年在游戏上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将聪明才智用在了违法行为上,美好前程毁于一旦,令人叹息。
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追求新鲜、刺激,但身心发展又尚不成熟,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不具备理性的成才观和消费观是重要原因。此外,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缺乏必要的关心,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疏于对孩子必要的心理关怀和行为的引导与监督,也是重要成因。
因此,防患于未然,从源头处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方为治本之策。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重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升在校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家庭切实承担责任,注重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引导孩子合理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是非辨别能力与自我管控能力,明确行为底线;同时,网络游戏公司还需加强自身监管,规范运营行为。如此,才能形成合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和上网环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