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海
南开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
疫情给大学信息化建设带来三方面改变。
第一个方面是在线教学大规模创新应用带来的教育教学形态变革。可以说达到了“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的基础要求,但是暴露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开展在线教学存在困难,或者教学质量难以评估、吸引力不够;二是在线教学平台准备不足,无论是校级LMS还是慕课平台,网络环境都不足以支撑短期内爆发的巨量需求,网络延迟、服务中断甚至系统崩溃层出不穷,社会上质疑声不断。
第二个方面是以协同办公为代表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全面拓展。在疫情期间,协同办公的粒度从“部门与部门”深入到“人与人”,用户范围从行政干部扩大到每一位教职员工,视频会议从过去一年几次、十几次到现在每天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在开,我们在信息化长期规划中常说的“全业务、全场景”一夜之间就摆在了面前。原有仅为支撑校务管理而建设的OA系统、视频会议等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于是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头条的飞书等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协作平台迅速进入校园。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水土不服:这些平台多数发源于企业管理,对高校的契合度有所欠缺,特别是对于特色业务的支撑,以及与现有系统的整合存在困难;高校自身也有大量业务并未做好在线化的准备,匆忙上线仅仅解决了有无问题,办理效率、用户体验难以令人满意。
第三个方面是数据治理水平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支撑能力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凸显。疫情爆发后,个人健康信息填报成为考验各高校防控能力的首要关卡,然而学校有多少教职工、多少学生,每个人状态、归属、联系方式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员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对很多高校来说都是未知数。面对“全面覆盖、不漏一人”的防控要求,高校往往不得不祭出人海战术,大量依靠一线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邮件和社交软件来落实责任,不仅费时费力,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与之相比,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业务数据的可用性更加难以保证。在强调系统整合、推崇“一站式”服务的后疫情时期,如何深化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成为决定学校信息化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解决之道
首先是加快构建适应新时期发展趋势的信息化治理体系,强调多元参与、突出数据驱动。
其次是大力深化“互联网+教学”改革。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系统化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丰富教学手段;建立教学信息化专业保障队伍;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在线教学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全覆盖;推出鼓励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第三是转变思路,探索校企合作的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20年6月刊;责编:朴艺娜。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