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一个既往开来年,“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篇;201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上海世博会举办,“对人的关怀”、“推崇可持续发展”,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
对教育领域来说,这一年最令人振奋的,在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坚持以人为本是《纲要》的核心。
紧接着各校纷纷出台了信息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我们清晰地看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主线,中山大学提出“参与式建设”和“体验式服务”的建设模式,希望通过一系列服务,从校园生活的情境出发,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产生互动过程,从而“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可持续的、成果共享的、有效益的发展”。复旦大学认为,学校信息化部门必须转变态度:将自身的角色从面对集成公司时的甲方变为面向师生服务时的乙方,其“十二五”的目标是个人服务集成。浙江大学相比“十一五”,其“十二五”将侧重两点,一是强调系统的服务应用,让师生们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二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之,需求驱动、面向服务、应用主导、整合资源、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类似的词汇已经深入各大学校。“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基础设施虚拟化、资源建设联盟化、应用系统定制化、软件系统开源化、信息服务个性化、应用门户综合化正在成为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的趋势。技术热点从社会聚集到校园,也从校园扩展到社会。我们回顾2010年进入教育视线的技术热点,移动学习、云服务、智慧校园、可信互联网、高效数据中心、Web2.0、GPU、IPv6商用……,可以发现,新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渐趋成熟。
未来学校正在呈现三大发展趋势,第一,搜索学习将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第二,实践社群文化,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文化;第三,开放教育资源,将是一场方兴未艾的运动。新技术将为“人本”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教育传统的方式方法,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让技术成为发展前进的利器。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社会性学习,正在悄悄推倒师生的界限、物理的围墙,学习已经无处不在。开放课程促使课程国际化,但又更需要个性化提供,凡此种种,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2011年,展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2-3月刊)
(袁成琛为原教育部科技委秘书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