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是一项伟大的工作,这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期盼。
但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关键在于几个思想障碍,我们需要突破它。这样,开放教育资源才会有新的飞跃。
首先,优质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机制问题,需要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深入研究优质资源为什么用不起来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对教学课件的建设投入不菲,然而最后交由高教出版社洽谈版权和出版推广时,80%~90%的教师并不愿意合作。原因在哪里?就是机制的问题。很简单,如果资源的利用与对教师的评价毫无关系,那么,就失去了推广和应用的积极性。现在的机制仍然是欠缺的,从深层次来说,不支持提供者提供资源,也不鼓励使用者使用资源,没有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其次,需要树立“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思想。驱动力是经济学的金科玉律,资源共享和整合的驱动力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所有权,二是资源评价。
“资源不用就等于零”,南方改革过程中的这个理念值得我们借鉴。我曾参与过一些实验室的建设,发现一个实验室购买的软件系统有20个之多,但是并没有用起来。同理,软件要在教学中真正用起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消化,学生互动,软件企业更新、指导和服务。没有这些,资源的利用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对所有权过分看重的思想需要突破。社会化程度越高,我们越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上,而不是占有上。
第三,要逐渐形成新的分工。促进产业链的形成,这意味着专业化分工。
资源也一样,无论是生产还是使用,都需要专业化分工。资源的工作,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需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共同推动。也就是说,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看成一个产业链,进行分工的细化和精致化,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教育资源一则可持续发展,二则不断地呈现出精致的作品,从而突破“无到有”,转向“有而精”。
(《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5月刊)
(陈禹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