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教育一直遵循着相同的道路,无非是以老师为中心或者走流水线模式。不过,在人工智能相继侵袭了消费电子、电子商务、媒体、交通和医疗保健等行业之后,我们不禁要问,教育行业是否会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目标呢?
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所发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又将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
教育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什么冲击?首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冲击。未来当人们有任何重复性的需要,有大量数据积淀的事情,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当重复性的教育被AI取代,教师怎么办?当AI可以随时随地用更精准、更有效的方法来教学时,老师还有什么用?所以我认为“老师”或者“教授”要思考的是:我们是不是会被取代?我们怎么来抵抗人工智能取代我们的工作?
其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冲击。如今信息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时间是碎片化的,学生为什么要坐在课堂听两小时或者一小时得到他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所以,人工智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可能。
再次,对学校、教育体制的冲击。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的,这些职业一旦不存在了,我们的学校怎么存在?我们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次较大的全校范围内的讨论,最后得出了一个共识,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也不是单纯的“能力的培养”,它还包括了“价值观的塑造”。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有全球视野、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关于这样的一个目的,AI可能会给我们一个服务、一个帮助,而不是形成一个对垒,因此我们的定位必须要精准。
去年,我们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课——《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首先,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自己也能够学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想实现一种所谓的“翻转课堂”。上课主要是了解最前沿的研究,以及学生与讲课者的互动;同时,我们想通过学习斯坦福大学,把企业家请到校园的课堂来。AI领域与其他领域不太一样,很多科学家是在企业中,我们请了很多企业界从事AI的领军人物来给学生上课,这是新的尝试,我们的目的是想培养下一代人才将来能够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野,因为他能够直接与企业界的最前沿的研究接轨。
人工智能究竟怎么样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为什么今天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李开复曾说过,一是因为深度学习,二是因为有高质量的大数据的存在。另外,还因为有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存在。高质量的大数据如何应用教育?是从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入口,还是从技术(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入口,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是社交网络(像微信)。另外,教育也需要有一种模式的创新。
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教育行业该如何面对?清华大学曾做过全校讨论,也邀请了麦肯锡公司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以下四个方案:
一是全球化。人才的流通、资本的流通,各方面的流通非常紧密、迅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有高表达能力、有社交能力、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是人类社会深刻转型。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资源约束、贫富差别等等现象出现。新的领域层出不穷,人才需求也在改变。特别是今天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成长方式都会有改变。
三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对于未来的领军人才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有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能力,新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崛起的时代,我们要如何来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四是快速发展,科技革命。我们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的科技领军人才,而且需要有企业家的精神。这是在人工智能、脑科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认识,就是人脑跟机器脑的差别。我们教育如何来应对呢?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生活。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留下数据,所有的衣食住行现在都受到了影响。而从一个大学,从一个教授、学者的角度看,一个时代真正的崛起,一定是伴随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机之间有没有伦理?我们现在面临着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定是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化及思想,这将会冲击人类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报告整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