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园数据不断增长,如何利用技术高效整合海量师生信息,这些日常产生的数据的价值在哪里?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帮助?
大数据点亮教育信息化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 张蓓
如今,言必谈大数据,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不在做“大数据”相关的事情,似乎很落伍。但是,就算拥有再多的数据,也不能代表它就一定会获得价值和成功。只有真正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了解利用大数据可以达到什么目标,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价值。
大数据的应用事例大抵围绕在医疗、购物、社交、出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科学计算、新材料发现等方面,在互联网上很难发现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缺乏精彩案例。大数据和教育相关联的内容,多半围绕资源建设、网上教育、个性化推送、线上质量评价、MOOC展开。这个现象说明,在线下教育为主的今天,传统课堂接轨大数据并不容易。其难点在于教学效果数据采集困难,学习情况、学习效果难以度量,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管理上,通过视频采集分析对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在教育管理上,进行校情展示和办学效益分析;在科学研究上,对科研文献挖掘,快速准确识别新型分子,加快科研进度;在科研成果上,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建设科研成果数据库。
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为例,通过课堂视频数据的积累、挖掘、对比、分析,可以得到课堂的出勤、举手、睡觉、抬头、提问、鼓掌等情况,帮助学校了解哪门课是好的,哪些课是受欢迎的;哪个教师是好的,哪些院系重视教学工作;哪些课程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哪些教师应该获得帮助,需要哪些帮助;哪些课程应该获得更多的投入;哪些教师应该获得奖励;哪些教室应该进行改造,如何改造;哪些院系应该淘汰哪些课程等等。
大数据助力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锁志海
西安交通大学目前已经建成核心数据库,与主要业务系统数据完成对接,初步具备教师、教学、学生等主题大数据分析基础。已经建成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教师综合档案平台,在建学生工作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目前在我们的规划中,未来大数据不但能够提供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学校整体发展准确现状的各类报告,还能够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及时的预警和引导。
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人才的培养,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各类数据分析、挖掘与预测,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如何培养优秀的学生,主要涉及教与学两大方面。
在“教”这一方面,教师的人员素质、学校的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到教得好的学校的共性,教得差的学校的共性,通过对共性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改进。
在“学”这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学习偏好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掌握。对相似的学生进行人群划分,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
最终获取的基础数据也可形成报告,成为教育改革的数据支撑、决策依据,从而推动教育的变革。
大数据在高校中如何应用需要慎重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林南晖
目前,大数据在高校的应用所能产生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尤其在促进教育变革上的成效不明显。很多的高校大数据分析,看起来很博眼球,似乎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一些很让人“眼睛一亮”的现象或者事实,然后深入思考,这些被揭示的现象与事实在解决教育变革上真能起到实质意义吗?在所谓的大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治理,也许对学校的数据质量提高带来了一些益处。
最近我们学校也在探索大数据方面的工作,但更多地可能是从发展规划的角度去探索数据分析问题,包括挖掘各类关系学校发展的数据指标,纵、横向对比,从而分析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学数据分析有可能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但这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教学平台对用户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积累,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分析包括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学生在教学平台的访问情况,在各个资源上的停留情况、作业与测验的成绩分布等等,从而可以帮助老师了解课程建设有效性,学生对哪些资源、哪些活动更有使用和参与的愿望。目前我们学校使用的砺儒云课堂,可以记录到用户的每一次鼠标点击,这就意味着老师、学生在平台上的任何行为都留下了数据。
利用数据加强教学管理问题重重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王玉平
在利用大数据加强教学管理时,我们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用户信息不标准,导致数据分析时相关信息无法关联。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重点建设了用户中心,并协调各个系统的用户数据以校级用户中心为准。同时在国标、行标的基础上制定了共性数据的学校标准,供各个系统后续开发使用,要求各个新开发系统严格遵循校标;(2)缺乏数据分析的模式和方法,数据需求琐碎,数据价值难以体现。在利用大数据加强教学分析时,需要学校层面进行顶层架构设计,确定详细需求才能系统地分析教学过程、成果,而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注重概念,却忽略了设计,用户的需求无法聚焦。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尝试联合教学相关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多次协商,形成战略性规划,并落实阶段目标,然后再具体分析教学数据。在分析过程中,面临着分析模型缺乏,理论支撑较少的困境,这一方面还需要统计学、教育学相关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3)数据不完备、不全面,权威性受到质疑。尽管物联网和信息系统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数据采集方面依然缺乏全面的采集手段,由此造成了大数据的完备性、权威性受到了质疑,从而无法对教学、教师、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只能把该类数据结果作为参考,再加入人工干预的方式调整数据结果。
内在需求才是大数据发展的驱动力
河南大学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 王守中
大数据推动教育的转变,具体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四个方面;教学方面,工业化催生的大班制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教学中的大数据应用可以有效弥补现行教学中的弊端;科研方面,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各种研究活动产生了海量数据,科学研究活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新的研究范式,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管理方面,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实时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态势感知,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按照角色和权限提供给相应的管理人员,可以大大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生活服务方面,因为社会生活中已经在很多地方充分体现出大数据应用的优越性,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为主的高校,不得不在生活服务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来提供更加体贴周到的服务,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我们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我们对于现有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理念和认识不到位是第一位的原因。在充分分析学校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我校决定从教学应用方面着手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我们希望将教学中“沉默的数据”变成会说话的有用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应用需求的实际推动,未来大数据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会发展到浑然天成的地步。或许要不了多少年,人们不再谈论“大数据”这个术语了,也不再谈论教育大数据应用这个话题了,因为它将会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学校来说,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创造良好条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广大师生内在的大数据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的IT支撑部门,我们不仅要搭建更加便捷的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去引导各方的需求。其中,校内各部门、各身份人员产生内在需求是最主要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