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传染性疾病一直是人类的巨大威胁,在对社会结构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也会引发“蝴蝶效应”,极大地修改文明的走向。
比如在欧洲数次反复,延续三个世纪的黑死病疫情(鼠疫),仅1347至1353年的首次大流行就夺走了欧洲2500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同时,这场大瘟疫也使得原本死水一潭的社会转型隆隆启动,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科学破土而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相比中世纪的黑死病和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进入新千年第二个十年的现代医疗条件、技术和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但任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竟然在短短几个月实现了全球大流行,截至2021年初,累计确诊达到9800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国报告变异病毒感染病例,累计死亡二百余万人。
这场远未结束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对全球化进程、社会治理、发展理念、经济形态、教育科研、观念习俗等人类诸多领域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国际力量的实力对比进行了戏剧化的重塑,以“黑天鹅”的面目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程度。
对于教育来说,这次疫情的意义也许更为特殊一些。相比于其他领域在科技加持下的日新月异,正规教育中大规模的面授教学一直剪不断数千年书塾教育以及500多年历史的班级教学的“脐带”,在模式和方法上始终牢不可破。
但从我国的实践上看,得益于近十年来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疫情发生后教育部果断决策的“停课不停学”所带来的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使得数十万所学校、2.8亿学生、1700万教师走上一条他们完全没有走过的路——暂时完全脱离现实课堂的在线教学之路,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线上大迁徙,为中国教育未来变革留下新的基因,搭建新的起点。
在我国取得“战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进入2021年冬季以来新冠疫情再次出现反弹迹象之际,再次盘点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其中,在线教学和智能教育是重塑中国未来教育的主旋律,“十四五”规划是在疫情重大影响下的变奏曲,IPv6规模部署完成阶段性任务唱响了未来发展的咏叹调,数据治理、信息化队伍建设则是疫情下重新获得审视加速发展的协奏曲……它们共同谱写了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年的壮美篇章。
Part 1
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疫情封城,在新中国历史上还绝无仅有,这也应该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一个人口超千万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形势之严峻已经超乎想象。
同样史无前例的,则是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充分考量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后所做出“停课不停学”的果断决策。实际上,只有熟悉中国教育家底的人才能拎得清这个决策背后的分量,数十万所学校、近三亿师生将在无法预估的窗口时间内,完全脱离现实课堂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线上大迁徙。
即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能否顶得住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替补”上场的在线教学能否撑到疫情缓解,当时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
事实上,这场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初始阶段也的确是有些手忙脚乱。
比如大量师生同时直播、点播和下载资源,高峰时段出现网络拥堵,在线教学平台经常掉线“崩溃”;
广大教师缺乏在线教学经验,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转变遭遇较大的挑战,直播时频频“翻车”;
中小学生自制力较差,上网课时经常跑神“溜号”,并且公网的绿色安全难以保证;
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陡增暴露结构性不足的瓶颈,难以满足学校和教师个性化需求……
然而,整个教育生态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是惊人的:
在网络保障方面,教育部协调工信部以及电信运营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共同做好学校和各级教育平台网络服务保障工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有效开展提供网络带宽、云服务能力、免费手机流量等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在教学平台方面,各平台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扩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线教学情况的需求实现功能的持续创新、快速迭代,很快就稳住了阵脚;
在教育资源方面,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
许多教师经历了从抵触到尝试,经历失败,最终顺利开展在线教学。一项高校在线教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教师对在线教学抱有信心,并愿意在疫情后继续开展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而基础教育、职教的老师对于在线教学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在线教学虽然少了线下的面对面,但学生与老师的关注度、互动性反而提高了;
更重要的是,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云开学、云考试、云答辩、云毕业、云招聘再加上最为关键的云(在线)教学,整个“云教育”链条和闭环悄然成型。
此次疫情的“蝴蝶效应”之一,是加速了教育专网的建设。其实在2019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做出了教育专网建设的部署,而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过程中所暴露的网络覆盖和质量问题,更凸显了教育专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2020年5月底召开的全国两会上,16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步伐。随着其内涵不断丰富,未来具备“低延时、高带宽、高稳定”的绿色网络服务特性,可在全国范围内设计实现“大规模信息化创新应用”,100%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农村教学点的教育专用网络正在呼之欲出,成为解决偏远地区用网难题,缩小数字鸿沟,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准入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的希望和途径。
无疑,疫情期间的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实战演练是新生教育形态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对于未来中国教育变革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信息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也从“遭遇战”变成了“持久战”,正如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所说,中国在线教育会因此再上一个大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大考,最后必然会加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种教育形态的深度融合。
Part 2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如果说在线教学是2020年不期而至的疫情之下中国教育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发展主线,那么“人工智能+教育”就是一以贯之,紧跟趋势,并在疫情之下再次彰显其重要性的另一条主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学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以维系学校的正常运行。在其中,人工智能(AI)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国教育主流媒体近期开展的调查发现,疫情封校期间,人工智能在学校和学区层面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作用,许多学校采取了灵活丰富的人工智能手段促进教学。
世界人工智能教育学会会长罗丝·卢金曾表示:
AI进入教育领域,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是最美妙的事情。人类通过技术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把高质量的教育提供给每个人。
事实上,优质教育全球普及仅仅是人工智能对于教育改造或者说赋能的一小部分。
在2020年12月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特别强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我们应当加快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将成为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将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整体运作流程改变,使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成为可能,进而构建出一种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新体系。我们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
Part 3
“十四五”发展新变量
2020年作为“两个一百年”、“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等重要时期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历史交汇点,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对于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来说,新冠疫情和人工智能都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尤其是疫情下信息化和在线教育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给予全社会的深刻印象和思想启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定的“十四五”规划的走向。
2020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强调“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提出,疫情结束后,应该趁热打铁,在原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跟教育教学管理的整合和实践。下一阶段应该重点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供给方式变革、组织方式变革及管理模式变革。
让教学流程得以再造,让教学资源供给方式由学习者来驱动,让教育体系发展成一个开放的组织体系,并且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关注对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以及基于教学数据的过程监控、基于多维数据的科学决策等。这无疑是对“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以及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建议。
同时,超常规发展的新技术在“十四五”规划中的分量更重。2016年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新技术”名单里提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个名单至少还可以再添加以下几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目前的情况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前浪”未衰,继续精进,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后浪”已至,波涛汹涌。
这其实也提醒我们,影响和改变信息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变量越来越多,在国家的教育信息化以及学校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的加速度,必须为新规划留足技术演进和迭代的空间。
Part 4
向纯IPv6演进
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经历了起步时先发制人,形势一片大好的“白银时代”,以及之后十余年剧情反转,无可奈何的“青铜时代”,再到如今步入正轨,令人振奋的“准黄金时代”,堪称跌宕起伏、回味无穷。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的推进,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IPv6已然成为包括新基建、教育专网在内的新兴基础数字设施建设最根本的“基石”。可以说,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互联网技术产业生态的一次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创新和变革。
2020年是我国实施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的收官之年,也将是纯IPv6全球大规模部署元年。在全球IPv6迈入发展快车道的大背景下,拥抱纯IPv6,参与纯IPv6的实践,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难得的中国机遇所在。
难得的是,全球首份“推进IPv6规模部署向纯IPv6发展联合倡议”在2020年7月的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等国内外专家从中国发出,倡议将2020年作为全球大规模加速部署纯IPv6的元年,呼吁所有人参与到纯IPv6最佳实践的贡献中来,共同推进纯IPv6规模部署与IPv6融合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在IPv6部署方面的远见和决心。
更有象征意义的一幕出现在2020年8月28日,我国首个专注于IPv6产业创新的科技园区——“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盛大开园。
它将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CERNET2的科研技术实力及应用示范效应,抓住国家IPv6部署和创新创业契机,高水平、大规模、深层次地推动IPv6产业集聚,打造国家IPv6高端人才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沿阵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以此为示范,更多的创新园、企业、研究机构有望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生发出来,以产业推动部署,以生态促进发展,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驱动中国IPv6规模部署和技术、产业创新走向深入。
Part 5
信息化队伍建设再认识
新冠疫情仿佛一面镜子,有助于学校重新反思信息化队伍的定位、发展和建设问题。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失去信息化,几乎所有的学校从管理到教学、科研再到抗疫,可谓寸步难行,甚至让有的高校突然萌生了“缺什么也不能缺信息化发展经费”的感慨。平时在学校中边缘化、甚至一度被归类为后勤部门的网络信息化处室成为了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长期以来,信息化从业人员都会遭遇“无我”的困惑。当前,信息化在学校中已如同水电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但越是显而易见越容易视而不见,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定位不清、编制较少、职称难评、薪酬倒挂……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结构性破局的迹象。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人都是关键,学校信息化工作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水平已成大学治理的重要标志,要想提升大学信息化水平,首先要解决信息化队伍建设这个根本问题。
当然,信息化队伍建设并不能只关注职称、薪酬等显性问题,它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和规划入手,明确信息化工作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人才评价和人事制度改革,除了发展环境,还要在团队文化、人才培养、成员合作、内外协同等方面加强体系构建,这样才能打造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2.0要求,能创新、能开发、能运维、能服务的高层次信息化队伍。
Part 6
数据治理“大考”
近年来,高校开始逐步重视数据治理并加大治理力度,但新冠疫情无疑是对各校长期以来数据治理的一次突击考察,即便疫情初期一个小小的师生健康申报系统,也让不少高校的信息化部门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没有对学校各项数据的收集、整合、分类、优化等工作的持续进行,想要短期完成这么一项“麻雀虽小”却覆盖全校、综合性很强的开发工作是难以想象的,有些高校不得以只能实行先推出再加班加点优化的做法。
事实上,新冠疫情的爆发对高校数据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健康信息填报、师生返校,还是针对外来人员入校的管理,精准掌握各类人员的身份及健康信息,无不依赖于数据的有效支撑。这种触动将无疑导致高校对数据治理的更加重视,这也正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尝试开展数据治理的原因之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大背景下,数据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的底层逻辑和学校的重要资产。谁能盘活数据这一重要资源,谁就拥有了更为先进的发展引擎。也因此,诸多高校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数据是智慧校园的基础,也是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但在中国高校进行数据治理的难度却显而易见:一是体制机制缺乏顶层设计;二是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难以破解;三是信息化队伍建设掉链子,一方面人员较少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也缺乏能够玩转数据的优秀人才。大部分高校还将数据治理的理念局限于信息中心部门内,距离学校层面多维度、深层次的数据治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综上,将数据治理喻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关键的“牛鼻子”和难啃的“硬骨头”毫不为过,需要在“十四五”期间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相关人士表示,高校数据治理需要经历认同它的重要性——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分析自己的实际需求,从而最终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从学校实际出发,真正实现支撑领导科学决策、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并不断优化师生服务,从而实现数据治理的全面优化和循环。
Part 7
倾听未来教育的心跳
未来,充满了神秘和希望。但对于每个时代的人类来说,如何度量未来的尺度,却大有不同。
如果从自然界的发展来看,在经历了2.5个百万年原始社会的缓慢量变后,距今约10000年才点燃了农业革命的“火种”;农业时代的人类通过操纵一些动植物的生命,升级手中的工具和武器,温柔而野蛮的蹒跚前行,“未来”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用千年的沉淀才能看到些许变化;在黑暗的中世纪过后,距今500年和300年,挺进科学时代的人类文明获得了工业革命的加持,每个人都几乎可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从蒸汽机到电灯泡再到原子弹,人类上天入地,每一个百年都是巨大的文明里程碑。
而以1969年互联网前身阿帕网诞生为起点,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了整个世界,人类迅速进入数据涌动的信息时代。其底层的去中心化技术理念完全改变了信息和知识获取、传承和发布的方式,但更深层次的影响也许在于,人类首次通过人工法则开辟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更为广阔复杂的虚拟世界一一网络空间,它彻底打破了物理距离的隔阂,把全球联结在了一起。信息和数据流转互通模式的改变再次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类来说,“未来”是以10年为计量单位的。
即便如此,我们这个时代的“未来”,也正因为疫情而加速到来。在2020年12月初举行的CERNET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上,日本庆应大学的村井纯教授的报告可能从一个角度展现了这种“加速”。
他提到,东京工业大学技术组在2019年开启了一个名为“未来方案”项目,其中一个对2040年的展望是“在家完成一切”,当时大家普遍觉得愿景实现还很遥远。然而随着疫情来袭,“在家完成一切”和“随处皆可办公”这两个未来愿景,几个月内就在日本实现。
再回首,2020年肩负重大使命的中国教育信息化还在诉说着光荣与梦想,在历史的回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正在孕育中的未来教育的心跳。
作者:王世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