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的报告时指出,“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在线教育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互联网+”的大战略下,教育行业将迎来什么重大机遇?相关的教育问题是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一起看看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都提了哪些观点。
利用慕课实现“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李晓明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教授
目前中国有70%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一般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传统方法满足部分需求,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已经出现了全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数年的积累与发展,两三年后全球慕课课程将达到5000门这个重要门槛。
5000门课是个什么概念?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总数也就大致如此。当互联网上有了成千上万门慕课,我们不难意识到两点:第一,其中有足够多优秀的课程;第二,将若干相关课程(不一定来自同一所大学)组织成各种有意义“套餐”的可能性会很大。在这样的视野下,我们看到在中国率先实现一种“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的机遇,让每个愿意学习的年轻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种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其实践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闪光的元素。“此次两会带来的提案之一就是加速慕课的建设与配套支持。
建议首先国内的大学可以将优秀课程彻底开放出来,并形成每套20门左右的基本高等教育套餐;然后免费向社会上的年轻人开放,进行套餐学习后给予结业证书,作为求职简历的一部分予以认可;最后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为这样的学习提供有意义的附加服务,例如适当的面授辅导、师生见面、有监督的考试、身份认证等,进行创新的学历衔接,对于这类服务产生的额外成本,可考虑给予补贴。
全面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不仅是扩大高层次教育规模的问题,更是我国在借助全球化浪潮获得蓬勃发展后,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社会分化严峻挑战的基础保证。
希望国家推动建设虚拟现实教育示范项目
杨元庆
全国政协委员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中,包括一个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建议。建议国家鼓励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虚拟现实教育示范项目。
虽然国家已将教育信息化列入了”十三五“规划,但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目前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区域经济文化不平衡,导致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与非重点学校、城区与郊区、乡村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别;同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虽然也投入了资金,配备了硬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但是实际使用效率不高。有的验收达标后就被闲置了,严重地影响了”三通两平台“和教学应用的融合发展。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我们在解决了”受教育难“的问题后,”受好教育难“的问题出现,虽然通过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努力,众多在线开放课程纷纷涌现,特别是国家主导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化内容的获取问题。但现有的内容资源数量依然偏少,名校、名师的核心优势资源较少,缺少激励名校、名师开发在线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
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倾斜,确保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完善”三通两平台“运营模式,积极探索”专业运营企业参与、学校购买服务“的运行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引入第三方运营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和运行维护,把单纯购买硬件变成购买综合服务。通过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让中国教育的”高速公路“成为提升中国教育的推动力量。
在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设计、建构和推广工作,优化现有优质资源的开发;在现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基础上,认定一批精品课程,支持名校名师等权威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从而为在线开放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近几年,教育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建议国家鼓励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这些新技术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和推广,规范教育云实施标准,建设一批虚拟现实教育示范项目。同时,鉴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学校适当提高相关知识的教学比重,引导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创造精神。
互联网新技术提升优质资源供给
高岭
全国人大代表
西安工程大学校长
随着国家对教育公平化的重视,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学校硬件条件已经有了改善,但软件方面比如优质的教学资源等还是比较稀缺,而通过”互联网+“手段能得到部分改善,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技术在教育普惠化过程中的应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化手段加速教师培训来提升优质教师资源的供给,慕课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例如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在国内外受热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为不少教师选择的先进教学法。
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与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与发达城市学生相比,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很难得到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学习的数据也很难得到记录与分析,帮助实时改进。
据了解,目前部分互联网教育平台已经在积累相关大数据,希望相关部门也能重视大数据教学在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做到真正因材施教,甚至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做到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而解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些互联网技术的研发阶段,就应该把教育的应用结合规划进去。
互联网教育”野蛮生长“,建议完善立法
周洪宇
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两会期间,我们提交了关于《关于加强互联网教育立法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建议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互联网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互联网教育在当前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形成了教育的另一种形态,对教育普及化、教育服务性、教育终身性等方面都能做很多贡献。
目前我们的互联网教育发展非常快,势头也很猛,但无序化程度很高。互联网教育目前几乎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比如大多数互联网教育内容的承担者并非专业从教者,大多是技术专家,正式教师进入得非常少,内容也是良莠不齐。因此,当前急需立法来对互联网教育予以保障,使其健康有序发展。我提出互联网教育立法的建议,并不是为了限制它的发展,而是要让互联网教育未来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立法方面,《议案》建议应该借鉴国际上互联网教育立法的经验,针对我国互联网教育已有的相关内容,将其综合形成一部更具时代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有效减少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让更多人享受到网络共享知识的资源。
对此,《议案》中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首先建议将互联网教育立法纳入”十三五“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启动互联网教育专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教育法》。
其次建议分领域分层次推动和完善互联网教育立法,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叉,不能指望”立一法而管百事“,其法律体系还需要《教育法》、《学位条例》、《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统筹引导。
最后建议教育部出台相关规章、细则或办法,对此,《议案》还专门罗列关于互联网教育的顶层设计、实践操作、保障体系三个部分,供出台相关规章、细则作参考。
整理/陶春(此文综合腾讯科技、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新闻编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