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课堂实录系统
目前,北京大学正在研究和推进课堂实录技术的应用,以便在实际中呈现以上情境,为辅助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
课堂实录技术泛指用来记录课堂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技术。这类软硬件系统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录播系统是带有麦克风的iPod;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按下录音开关,将iPod放入口袋,讲完课后,就可以将录音上传到课程网站。还有一些录屏软件,可以记录鼠标的移动、所输入的字符,以及其他屏幕操作活动。如果配上声音,那么就可以用于演示,这样的软件使得教师可以在家里录制教学。而复杂的课堂实录系统需要一个专用工作室,室内固定安装了录制的软硬件设备,硬件包括一台摄像机,一个麦克风;软件系统包括动作捕捉拍摄系统、视频编辑系统以及课程发布服务器。对于一些自动录播系统而言,只要一个按钮就可以启动录制系统。录制的内容可以一边录制一边在网上播放,也可以转换为MP3播放器或其他便携式视频设备的格式,以便下载观看。北京大学目前有自动录播教室2个,人工录制教室3个,具备了课堂实录的硬件条件。
课堂实录受欢迎
录制课堂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而北京大学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的人们都使用录像带进行录制。
最近几年,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大学都有几间可以录制课堂教学实况的教室。按照美国Campus Technology的网上调查,17%的美国高校在一半以上的教室里安装了课堂实录设备;而71%的学校有低于1/4的教室配备了课堂实录设备;但是,只有33%的大学将课堂实录作为基本网络服务提供给学生,7%的大学允许社会人员访问这些课堂实录。
大学的传统教学服务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2008年9月美国Wisconsin-Madison 大学对75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82%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喜欢有课堂录像上网的课程。
课堂实录系统在医疗卫生专业十分常见,密执根州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北卡大学等一些学校的医学专业都在采用这种技术。这可能是因为在医学的培训中经常有不太容易重复的演示,利用课堂实录系统有利于学生在现实演示完毕后,对于尚未看清或者理解之处进行重温,加强教学的效果。
适用于所有学科
课堂实录的目的并不是要代替面授教学,而是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扩大面授教学的实效性,扩展现有的教学活动。从目前的高校实践来看,课堂实录对所有的学科都适用。
相对来说,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深奥的课程或者操作演示类课程更具优势。比如如果录下了又长又难的数学推导,学生在自己推导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回溯录像,找出问题。对于有操作演示的课堂,像医学院的课程,拉近的镜头会让上课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
课堂实录还可以激发开放思维,一些带有评论注释功能的课堂录像观看系统,可以让学生们为一个评语或一个观点而争论,从而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
课堂实录对于学校院系的价值就更大了,因为课堂实录将老教师的教学精华保留了下来,有利于教学传承。
课堂实录也是教学质量监控工具,会督促教师更好地上课,也会促使教师更用心地思考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便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来。
目前许多高校录制的课堂实录都成为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课程素材,以及开展混合教学的资源。在不干扰常规教学的情况下,积累了院系学校的教学财富。
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课堂实录技术允许有多个信号输入源,这样就可以有多个教师在不同的地方一齐上同一节课,只要上课的地方有摄像设备就可以。所录制的课程录像现在已经可以很容易地编码成适合各种载体的格式,无论是高清电视机,还是小型移动设备如手机,这将极大程度地方便学生,使得他们的学习可以真正地做到随时随地。
课堂实录技术和录像点播系统使在职学生灵活地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也方便了好学的在校学生,他们终于可以学习授课时间相重叠的课程了,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教室空间不够而错失跟某位知名教授学习的机会了。
课堂实录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比如系列讲座中的每个讲座可以与不同的课程内容结合,分别观看。灵活开放的录像点播政策还有望促进跨学科学习和讨论,比如学习进化论历史的医学院学生可以调出哲学系的相关课程录像来学习,某生物系前沿内容的授课教师可能会选用化学系某位教师的教学录像来作为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强强联手,打造一个更为完美的新课程。课堂实录还提供了新的教育机会,学生可以挑选出所有学院的最好的课程和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来组合成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这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学生。一些已经录制了全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结合前几年录制的教学录像,做一些内容更新或者设计一些小组活动作为补充。这些每年更新的课堂录像提供了一门课程不断更新发展的轨迹。
不影响正常听课
很多教师担心学生有了课堂录像,就不来教室听课了。相关调查发现,有33%的学生表示会因为有了录像而轻易旷课,这表明教师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表示,因为有课堂录像辅助教学,学生们不再忙于记笔记,而是用心听课,积极思考了,教师教学时能得到更大的发挥,而且教师不应该在意学生是否缺勤,而应该在意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
从对学生的调查还发现,一些学生已经认识到旷课看录像并不合适,因为往往会花费比上课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还没有机会提问题,失去了与教师和其他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制约与发展
课堂实录技术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这些录像的授权和合法使用问题。比如,谁有权访问录像?这些录像能够保留多长时间?选课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还能够访问这些录像吗?学校教室录制的录像版权归谁?教师自己录制的放在网上供学生使用的录像授权又应该怎样规定?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可能会激发或抑制教学改革。未来的教师合同上也许要加上一条关于教学录像的版权和归属说明。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录像标注系统,学生可以对课堂录像进行标注,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享。这些对录像的标记、编辑、加注、讨论,甚至相关资料的链接,改变了课堂录像单纯教师输送知识的特征,从而使其变成更具价值的教学资源。
录像的讲座日积月累,很快就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来存放,继而也就需要更先进的系统模型来支持录像的搜索和归档。2007年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计算机系就开发了这样的搜索系统,可以根据关键词,快速找到相关的课程录像。
目前还在研究的技术包括将讲课内容自动转换为文字,以及将两小时的录像自动切分为一些小片段,以便于更准确地定位内容,提高内容片段的复用率。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09年09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