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在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的指导和带动下,武汉大学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共分4批申报立项了15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凡获准立项的课程,学校给予3万元建设经费,建设周期为2~3年,明确要求在项目完成前必须建立课程网站,并在学校精品课程平台上集中发布。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以及教务部等有关部门的认真组织下,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已有5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85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此外,学校还积极申报教育部与国际著名IT企业,如微软、IBM、Intel的共建课程项目,已有4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课程获批。
为保证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学校于2004年购置专用服务器建立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平台”,用于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的集中存放与发布。学校还专门建立了5间精品课程录像制作教室,并另行购置了大存储容量的服务器,用于精品课程全程录像制作和资料上网,以最大程度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目前,该精品课程平台上的课程共有500余门,包括52门国家精品课程、85门省级精品课程、174门校级精品课程和200余门通识课程。
平台构建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平台的构建原则是“共建共享”,充分体现了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共建”是途径,就是要使课程教师能够方便地利用该平台制作、管理和维护自己的课程网站,及时上传和更新课程资料;“共享”是目的,课程平台所有课程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也使课程能够实时接受同行专家的检阅,不断改进课程和提高质量。共建和共享是相互促进的。下面就学校精品课程平台的构建作详细介绍。
硬件环境
学校先后购置了两台服务器作为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设施,一台用于存放Web页面,一台专门用于存放课程录像。由于国家精品课程要求在2~3年的时间内完成全程录像制作并上网共享,并且课程录像资料非常大(一门课程录像资料所需存储容量多达8GB甚至更多),所以,学校购置了一台存储容量达1.5TB(1500GB)的服务器,单独存放课程录像。这样,使得每门课程网站可以仅包含Web页面,所需容量大大减小,维护和备份工作都方便很多。同时,课程录像的单独存放也缓解了课程Web页面服务器的访问带宽,避免了由于录像点播长时间占用带宽而导致访问其他课程Web页面的响应速度下降,提高了平台资源的访问效率。
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是关键,资源是核心。只有教师热心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持续进行;而建设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所制作的资源。课程录像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它集中了课程的精华内容。通过课程录像的开放共享,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共享了名师资源,另一方面也促进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课程有更多时间组织讨论或开展其他形式的教学。因此,课程录像制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方便课程录像制作,学校的5间多媒体实时录像教室采用实时录制系统将教师的授课过程制作成流媒体格式,经过简单编辑后即可上网。
软件环境和课程网站的制作与管理
1.门户信息
该课程平台的门户信息分成新闻公告、政策文件、课程申报、建设成果、分院系课程浏览、课程录像、相关链接等版块。新闻公告用于发布精品课程申报、评审、检查、结果公布等方面的信息;政策文件用于发布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标准;课程申报用于发布年度申报省级、国家级的课程信息;建设成果用于展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的精品课程;分院系课程浏览用于将课程分院系展示,起到激励各院系和方便查找课程的作用;课程录像用于集中发布课程的教学录像资料(课程录像资料存放于另一台服务器上);相关链接用于链接一些常用的网站资源。
2.两种方式实现课程网站的制作与管理
许多课程事先都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站,还有一些教师可以自行设计并制作个性化程度较高的网站。对于这些课程,采取分配ftp空间和相应管理账号,由教师进行远程管理。这些课程网站中有许多都有后台管理功能,使得教师可以方便地更新课程资料。这种课程制作与管理方式是分散的,每门课程都不一样,管理维护工作量大。
为解决上述单个课程网站制作与管理的不足,学校组织开发了“精品课程制作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达到“共建”精品课程的目的,教师通过该系统能够自行设置网站栏目、选择合适的课程模板,即可自动生成一个课程网站框架,然后可以随时添加和维护课程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就是利用该系统制作完成的,已经成功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通过该系统制作的课程,管理工作也集中起来,只需为每门课程分配一个制作账号,然后由教师分别管理自己的课程。
课程平台采用的是Windows2003 Server,同时支持asp和php技术,“精品课程制作系统”采取php技术结合MySql数据库开发完成。
3.平台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课程平台的管理维护,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可靠性。为此,除了为平台安装杀毒软件定时杀毒外,还配置了各种防火墙(如瑞星个人防火墙、ARP防火墙),同时限制了访问端口(只开通80、20、21等端口)。此外,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还定期对课程资料进行备份并单独存放。
应用模式
搭建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平台的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为教学目的,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平台完成相关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结构形式。根据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组合与呈现方式,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出下面四种应用的模式:
多媒体演示型模式
该模式通过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来展现教材内容,教学者根据演示内容向学习者进行讲述,继而完成教学。它是一个“教→学”的直线单向过程,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
网络协作型模式
该模式通过一人一机的方式,教学者通过网络呈现教学内容并接受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和反馈,学习者则通过网络访问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并作提出相关个人问题的反馈,两者在协作中完成教与学。它是一个“教←→学”直线双向过程,具有能动、自主的特点。
主题研究型模式
该模式中教学者和学习者围绕某个教学主题利用相关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研究,直至解决问题。它是一个“教=学”的研究过程,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技能实践型模式
该模式主要面向对技能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课程,学习者通过在教学者设置的虚拟实验室中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践操作,在理解理论的前提下,熟练操作,完成教学。它是一个技能由生到熟的过程,具有简单、学习周期短的特点。
评价与总结
搭建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平台是精品课程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制高点的有力支持。参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评价:
1.诊断性评价在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时,教学者是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选择了合适的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多媒体教材和课程网站。
2.形成性评价在精品课程实施中,教学者和学习者是否能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协作式学习,围绕教学主题循环反馈,最大效率和最优质量地完成教学。
3.总结性评价在精品课程共享以后,教学者是否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网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别评定,在结果基础上修正。
精品课程作为优质示范课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能反映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手段的要求,这也成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不长,教学者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较长的时间,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有一定的难度等等原因,应用信息技术搭建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平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解决信息技术硬件“瓶颈”,使之能完全满足精品课程信息化的需求;
2.对教学者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3.适当地选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达到高的教学标准;
4.精品课程网站应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根据结果进行实时修改;
5.精品课程网站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保障正常运行和共享;
6.教学录像应符合国家数字技术标准,能流畅地打开和播放。
总之,搭建精品课程共建共享平台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通过不断实践、评价、修正、再实践的循环,此种研究必将充分发挥其多媒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特征和优势,为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教改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为武汉大学教务部)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09年10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