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用不断深入,为更好应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应对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挑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11 年正式启动数字校园三期建设,核心建设内容为“数字中青”。
“数字中青”定位于校园信息服务和协作社区平台,旨在完善校务信息服务、助力个人知识管理、促进群组协同协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功能规划:
1. 完善信息服务及应用集成
完善原有公共/ 个人信息聚合展示;完善RSS 信息聚合机制;调整优化信息展示方式和策略。
2. 建立师生服务超市
梳理校内原有信息服务应用,支持按角色指定访问权限;支持引入第三方信息应用;支持用户自定义快捷访问。
3. 实现工作区群组协作
通过建立工作区,为一组具有类似身份或兴趣的人群提供易访问的、可积累的交流协作支撑。
4. 推出校内类SNS 应用——“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定位于校内师生SNS 社交网络,支持个人动态、记事、相册、网盘、投票、日历等应用。
5. 打造校内类微博应用——“青博客”
充分借鉴微博,在实名制基础上实现校内类微博应用“青博客”。
建设过程
“数字中青”用时1 年半顺利完工,于2012 年7 月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在需求分析阶段,学校采取了整体调研与常态化沟通两种方式。首先信息办邀请了学校信息化主管领导以及教务处、学生处等各相关部门参加了新平台需求调研会,确定新平台要服务于学校改革创新大局、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学生工作、校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师生个人用户,信息办进一步组织教工、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确定新平台应优化信息的展示和融合,畅通师生与管理部门间的沟通渠道,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的功能特点。
作为整体调研的有益补充,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与用户进行常态化沟通,进一步降低需求不确定性,减少功能上线后的推广难度,实现对某些创新性功能的持续完善。
在项目具体实施方面,信息办为项目专门成立了项目组,项目接口人负责与承建方项目经理进行日常事务联系,推进项目具体实施;美工设计人员负责全面把控新平台的页面风格和用户体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