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基础教育资源调查
笔者对10个综合性基础教育网站进行了内容分析,结合《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将网上基础教育资源类型总结为9大类,即教案、试题、论文、课件、图片、视频、音频、动画和其它教参。其它教参的定位是除了上述各种明确的资源类型外的辅助教学的文本型资源,如某学科的教学拓展、知识补充等。然后对每个学科的网站内容进行调查,考察网站的资源类型分布情况。
2. 中小学教师网络教学资源需求调查
为了准确地掌握和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网络资源需求情况,根据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并结合网上基础教育资源内容分析的结果,我们走访了一些学校并对抽取的不同学科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而设计了中小学教师网络资源需求调查问卷,然后以网上调查问卷为主、普通问卷为辅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样本情况分析
(1)基础教育网站抽样
首先,采用网易的搜索引擎,分别输入“学科+教学”,将搜索类别选定为“网站”进行查询;然后,根据搜索获得的网站,实行等距抽样,查看有效登陆的站点上的资源类型。实际调查有效网站223个,各学习领域的网站比例见表1。这些网站虽然只是基础教育资源的一小部分,但从这些网站的资源比例可以看到网上基础教育学科网站比例和资源类型的分布情况。
(2)调查问卷的样本情况
网上问卷最后回收51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77.8%。
统计结果表明,网上问卷的对象范围分布在全国25个省,调查样本中男性225人,占56.8%,女性171人,占43.2%。样本(N=336)代表了所有的学段,52.1%的教师来自高中,27.1%的教师来自小学,20.8%的教师来自初中。
(3)样本比较
基础教育元数据标准将学习领域划分为:语言与文学领域,包括语文和英语;自然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科学;人文与社科领域,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社会和思想品德;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主要学科的教学网站所占比例大,而艺术领域、体育、信息技术等教学网站数量相对较少,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学科网上资源建设的现状。
网络调查的样本具有随机性,从表1显示的教师所教学科分布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不同学科的教师上网的频率和机会。如27%的教师来自信息技术领域,20%的教师来自自然科学领域,15%的教师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15%的教师来自语言与文学领域,14%的教师来自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和体育领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师在样本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这可能与学科特点有关,信息技术教师上网的机会比较多。而体育、艺术在样本中的比重很小,这可能是因为体育和艺术更多的是实践。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新开设的科目,调查时我们发现,这门学科通常是由别的学科教师兼任,比重也较小。
如表1,把网站比例和上网学科教师比例对比分析,不对等的情形可见一斑,尤其是某些学科,如信息技术,27%的教师只分享到2%的网络教学资源,对这个新兴的学科来说,结果足以让人诧异;而传统学科网站建设占网络资源的大部分,然而这些学科的教师却没什么机会和能力来用它们,供求间的矛盾突显。
2. 网上基础教育资源类型分布与中小学教师需求比较
(1)网上基础教育资源类型比例统计
从图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网站中其它教参占的数量最多,为90.1%;试题和论文数量相当,各占75.2%;其次是教案,占71.6%,课件占68%,多媒体素材除了图片(52.3%)相对多些,其他都比较少,动画26.1%,视频19.4%,音频14.9%。可见,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中的文本型资源总体上要多于多媒体型资源。
(2)中小学教师需求的网络教育资源类型统计
问卷中对这9种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类型用从1(从来不用)到5(一直用)的五点量表来测量,这些资源类型包括教师备课所需要的典型资源。
从全体样本对象的使用情况看:教与学的参考资料使用率最高(M=3.31),图形(图像)类素材其次(M=3.30),动画类素材再次(M=3.02),表征各学科教师用的较多的网上资源类型。这里,教与学的参考资料定位与资源调研中的其他教参定位是一致的。而排列在最后的三类资源是:教案(M=2.67)、试题(M=2.75)和教学论文(M=2.75)(见表2)。
可见,一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主要有二:一是教材及配套教参及题库之外的教学拓展知识,二是表现在对文字媒体之外的多媒体素材需求上,而多媒体表现是网络的优势。
(3)比较分析
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对教与学的参考资料需求量最大,网上这部分资源也很多,估计能满足需要,关键在于教师用何种办法有效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其次是图形、图像和动画类素材,这部分资源在网上却相对较少;网上试题、论文、教案的比例很大,而教师的需求量却不是很大,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围绕教材的内容,日常纸质文本类资料(如教材、教学参考书、题库等)很丰富,对教师来说已经足够用;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经验意识往往很强,对网络资源质量不信任,形成对网络资源的排斥心理。
课件需求的中间化状态,其原因可能是:一、一线教师日常真正用课件的机会毕竟少,黑板加粉笔的模式还是主流,前期访谈时一位老师开诚布公地讲,只有要上公开课了,才会想起上网找课件,再修改。二、很多老师反映网上课件的思路不一定符合他们教学的经验习惯,很少能拿来就用,如果修改会更麻烦,而且有时会扰乱原有思路,得不偿失。三、不少老师反映网上的课件质量不太令人满意,用得很少。
3. 各学习领域的网络资源类型分布与中小学教师需求比较
(1)各学习领域中资源类型的比重统计
从图2可以看出,除人文与社科领域外,其它教参在各学科网站位居第一位或第二位。语言与文学领域中,教案和试题各占76.9%,课件69.2%,论文63%,多媒体素材类相对比例较少。数学没有视频和音频资源,试题比例最大(96.4%)。自然科学领域中,论文和课件比例相当,为73.1%,多媒体素材中音频最少(6%)。人文与社科领域中,教学论文最多,占到89.4%,教案、试题和其它教参比例相差不大。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动画资源较其它学科多一些,占到了50%,图片、视频、音频比例相当。体育没有试题和音频资源,艺术领域中的图片最多,原因是网上的美术作品大都以图片格式呈现,试题和视频占的比例最少。
(2)各学习领域的教师对网上资源类型的需求状况
不同学科领域教师之间的信息兴趣度有差异。观察表3中各学科领域的资源类型排序情况(艺术和体育领域由于教师参与太少,得分偏低,我们认为这两个领域教师上网查教学资料的比较少,这里不作考虑),除数学领域外,教与学的参考资料、图形(图像)类素材被一致认为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数学领域将试题排在图形、动画、课件等多媒体之前,可能是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做试题锻炼思维能力。数学领域、人文与社科领域都将音频、视频排在最后四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上课不需要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网上这部分资源太少,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久而久之教师便失去了寻找这些资源的兴趣。语言与文学领域将音频排在第四位,可能是因为英语教师需求听力的音频比较多。信息技术领域将动画、音频排在其他资源的前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常用到多媒体资源。
(3)比较分析
从各学习领域来看,语言与文学领域的教师对图形(图像)类素材需求的比例比较大,网上提供该资源的网站数量不是很多;数学领域的教师对试题需求相对多些,这与网上提供大量数学试题相一致;网上自然科学领域网站提供的试题和课件等资源基本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但图形(图像)资源可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人文与社科领域的需求与网上的供给基本相当。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需求远大于其他领域教师的需求,网上能提供这些多媒体资源的信息技术网站却不是很多。可见,学习领域不同,网上资源建设情况也不同。
四、结论与启示
1. 认清网上基础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
调查数据显示,62.4%的教师认为网上教育资源量很多,但能用的不多。说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网站建设的最大的矛盾体现在网站尽力提供大量的资源却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上,这是当前基础教育类资源网站建设的误区之一。其原因,首先是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按教学经验、上网经验等分)的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理解和需求存在差异;其次网站多媒体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的内容还是基于文本,这与教师对多媒体资源需求量大产生了矛盾;再次,网上教育资源可能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资源质量不高影响用户对网络的使用率。因此,在进行网上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时,应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资源的表现与组织形式上要更加丰富一些,增加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当然更重要的是精选优秀资源,把好网络资源的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当前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不对等的供求关系带来的矛盾。
2. 倡导对基础教育网站进行科学评价
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网络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面对庞杂的网络资源,浏览者很难判断其可靠性和有效性。随着基础教育网站的不断增加,用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选择高质量的网站和学习内容,浏览者对此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对基础教育网站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对基础教育网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评估有利于网站的健康发展,促进网站间的竞争与合作,促使网站优胜劣汰,从而提高网站质量,更负责任地服务于用户。
3. 加强基础教育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从我们前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笔者时常感到不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理解空间很小,他们无法,也不愿意脱离当前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理由不外乎升学考试的压力阻碍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教师(77%)参加过两次或更多次信息技术培训,但这些人中只有35.7%的人自认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强。而从中小学教师运用网络资源的频度(见表2)看,他们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还是很薄弱的,特别是传统学科教师往往受传统模式限制,即使参与多次信息技术培训,也是蜻蜓点水式的,在形成网络资源利用的观念上效果甚微。因此,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该以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为重。
本调查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网上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在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拥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网站,拥有严密的基础教育网络资源评价体系,如果我们的学校为教师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着力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那么“数字化生存”对中小学教师还会远吗?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