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为大数据理念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渗透和应用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十三五”期间,大数据与教育核心业务的融合,将成为驱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动力。
五大趋势
一、基础教育数据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大数据时代,政务公共数据作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无形财富,其开放己成为数据整合和共享应用的前提条件。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开始推动本国公共数据的开放建设,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公共数据开放的热潮。教育数据作为公共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内容,预计其开放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开放的程度将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政策有必要逐步走向开放,允许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决策与治理;而教育数据的适度开放和合理运营将有助于减轻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经济压力,同时激活更多的教育创新因子,多方协同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当然,随之而来的教育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国通过技术、制度、培训等多种措施来保障教育大数据的安全。
二、基础教育数据资产规模逐渐壮大
“十三五”期间,学习大数据与管理大数据的建设将被写入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大数据作为重要战略资产的意识将逐步加强。随着“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全国各地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数据能够被采集和分析,教育数据将会以几何级的规模递增。“两平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国家教育数据网络的中心节点,带动全国教育数据资产的快速累积。点阵数码笔、拍照搜题、物联感知、情境识别等这些自然便捷的教育数据采集设备和技术,将逐步融入教育的核心业务之中,让每位教育利益相关者都成为教育大数据网络中的神经元,成为教育数据资产的创造体。
三、基础教育数据创新应用效应逐步扩大
当前,国内已有一些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教育大数据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提高教育决策水平、助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社会影响。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仍然比较零散,缺乏成熟的应用推广模式。如何进一步扩大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和价值,是“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的重点任务。随着全国各地教育大数据研究机构、教育大数据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力量的加入,教育数据创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大为拓展。教育大数据在促进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业负担、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基础教育大数据行业生态逐步完善
有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教育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4.4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率为61.88%。国内教育大数据行业快速发展的“苗头”已经初显,如市场上己经出现了不少教育大数据的相关产品(包括题库类产品、适应性学习平台类产品、学习预警类产品等),用户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虽然教育大数据产业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同质现象严重、行业标准与规范缺失等诸多问题,但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行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有望形成和谐健康的教育大数据行业生态。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采集提供商、数据挖掘与分析提供商、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数据安全提供商、终端用户、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育大数据标准研制单位等诸多角色通过合理分工、有效协同,将推进教育大数据行业的持续有序发展。
五、教育大数据专门人才培养备受重视
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教育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内部分高校纷纷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及课程,以培养高质量的大数据专门人才。较之其它行业,教育行业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一批既懂教育又掌握大数据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基于此,国内高校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间依托教育技术专业或增设新的专业,或与企业、行业联合开设教育大数据系列课程,以培养高端教育大数据专门人才。
四类建议
一、对教育决策者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将科学的数据支撑作为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必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数据治理”理念,尽快出台基础教育大数据治理相关办法,指导基础教育数据的获取、归档、保存、互换以及重复利用,不断提升教育数据质量,保护教育数据隐私安全,保障教育数据合理应用,促进教育数据合法共享。
2.将发展基础教育大数据列入国家与地方“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积极制定促进教育大数据快速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大数据的整体认知。
3.成立基础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机构,汇聚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力量,破解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结合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研究。
4.出台促进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教育大数据产业基地扶持力度。参考通信领域颁发运营商牌照的方式制定教育数据运营商准入标准,颁发教育大数据运营牌照,吸引更多企业、教育机构等参与教育数据运营管理,激发教育数据活力,助推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
5.按照教育部“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设计,成立提供专业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评估服务的第三方社会机构,为教育大数据行业提供客观准确、高质量的评估服务。
二、对教育管理者的建议
1.提升自身数据素养,深刻理解数据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上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工具,具备较强的解读和分析教育数据的能力,积极利用教育数据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
2.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数据网络建设以及教育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机制,采用行政收集、网络获取、传感采集等多种方式,建立动态更新、横纵联通的教育主题数据库,并向社会适度开放。
3.制定基础教育数据采集和质量管理标准,形成清晰的数据采集流程与质量管理办法,明确教育数据集的归档和长期保存的机制与方法。制定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指南,提出清晰的大数据应用思路,建立长效的大数据应用推进机制,不断激发管理人员和教师创新应用教育数据的动力和智慧。
4.加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及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能力。采用跨校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养教育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对教师、学生的建议
对于教师而言,建议如下:
1.培养一种使用数据改善教学决策的习惯,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学生数据,哪些数据对改善教学有帮助以及如何利用数据辅助教学决策。能够正确解读教与学相关的各种数据报告,开展及时、精准、个性化的评价反馈和教学干预。
2.充分意识到数据分析绝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以及考试通过率,而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个性化成长。能够与家长就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家长理解数据的来源与用途,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一起探索大数据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方法与策略,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数据隐私保护。
4.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将数据科学的基本理念、技术与方法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对于学生而言,建议如下:
1.具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知道在应用学习平台与工具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数据,了解不同数据的用途。
2.掌握常用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操作,并能正确解读分析报告,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基于数据的客观分析与评价,准确识别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点。
3.养成积累学习成果数据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成长档案袋,为考评、升学、就业等提供数字证据。
四、对行业从业者的建议
1.加快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大数据技术、标准和规范。
2.积极寻求与高校、中小学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全面理解、深度挖掘基础教育业务需求,增强教育数据分析模型的科学性,提升教育大数据产品质量。
3.围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提供专业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同时,超越“测评练考”,着眼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教育大数据产品。
4.重点关注四类大数据产品,分别是学习分析预警类产品、教育管理决策类产品、教育教学评价类产品以及个性化服务类产品。
5.避免盲目跟风,发挥企业在技术积累、市场开拓、用户资源等方面的各自优势和已有积累,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极致化体验的教育大数据产品和服务。
6.组建基础教育大数据产业联盟,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会员准入与定期评估制度,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和产业的有序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