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与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更加系统与明确地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阐述。作为从事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研究、形成操作方案,更要加强实践探索,形成新常态。尤其要注意我们教育信息化新要求的发展工作,一定是架构在长期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基础之上。本文从全国多年来开展的“电子书包”项目为切入点,论述如何通过总结“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研究,去开创教育信息化的一片新天地。
“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需要专业引领
在许多人眼里,“电子书包”项目推进有大手笔却难有大成效。实际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的改变与重建、教学效益和效率、教育与教学效果评价、信息化平台、资源使用评价、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变与技术应用融为一体、学生学习成效评价和发展评价等,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因素作用过程,还是一个需要扎实且长周期实证的过程。好的项目、好的推进设想,会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与成效,这是很多未参与其中的人士所不能感受到的。
实验会有不足,“电子书包”项目往往与传统的、人们习惯的教育教学过程交织在一起,项目实验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疏忽,如不认真设计、方案马虎、目标不明、过程随意、保障无力、措施不全等,都会使实验项目的声誉与效果受损,再加上复杂多因素作用过程,所以我们很难对一个长周期的实验效果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有理念、有思想、有技能的队伍跟不上,专业指导与保障跟不上,即使投入再大成本,实验过程也很有可能就是一种浪费。
那如何使目前仍处于实验过程的“电子书包”,在原来好的势头上有更好的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专业的引领是必需的。很多地区、学校的实验已给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开展的经验表明,要真正开展和有效推进“电子书包”项目,必须抓住一些关键要素,如: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建设,积极推行无线网络环境建设,为智慧校园移动终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有效互动和反馈以及资源传送积累和分享等多样功能的平台建设;基于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建设;能快捷接入网络并有良好应用体验的终端设备(目前普遍使用的是Pad设备);能熟练驾驭“电子书包”的相关信息技术,并在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能力的教师;还有能在学习过程中规范应用信息技术,并能主动积极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学生。
“电子书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一定要解决“通”和“动”两方面的问题,即网络和信息流要“通畅”,教师、学生、平台、资源等要“有效互动”。为了满足这些条件,真正开展好“电子书包”的实验探索,就要做好规划和实验项目方案设计,制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形成清晰有效的实验路径,搭建平台,提供资源。选择人员建立强有力的实验队伍,尤其是一线实验教师队伍,建立开展实证研究的实验班级,积累数据,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了保障实验项目的有序和有效推进,还要建立相应的体制与机制,点上实验,鼓励先进,以点带面,普及推广。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培育社会化资源服务市场,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有资质的企业、机构开发优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的思路,选择有资质、有品质、服务好、重品牌的公司企业,与其合作,让其加入实验项目,建立优质平台,开发优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助推实验落实。
例如,针对“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五个核心功能(交互呈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提供过程及时反馈,课堂中各教学要素的有效互动与分享,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有机关联),各学科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各类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各类资源、互动、反馈、评价也会有不同的呈现要求。平台、资源以及项目实验过程中的大量技术开发和稳定保障服务,使“电子书包”项目在推进与应用过程中,师生有良好体验,教与学有良好效果。目前,在“电子书包”实验阶段,公司企业对项目的专业开发与有效服务非常重要,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与学校保障人员的专业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例如,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实验项目,上海市各区“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几乎均采用以上所述模式。
“电子书包”项目的未来展望
“电子书包”项目发展的十多年中,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深入,技术与应用创新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中各行各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
我国是基础教育大国、网络和信息化工具应用大国,在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和TALIS(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的缩写,是经合组织继PISA后组织的又一项大型国际教育研究项目,其对象主要为初中教师)测试中,上海的学生和教师表现优秀,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但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均显出不足,存在短板,这些也正深刻影响和有力推动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6年教育部发表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系统阐述了“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出了“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教育信息化“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和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四个提升”和“四个拓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继续明确“三通工程”“三大课堂”和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调发展。规划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四个转型”,即: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从上海看全国,从全国看世界,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与教育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我们要把“电子书包”推进项目纳入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的思路与要求上。当前,Pad和智能手机普及,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自适应、智能化等新技术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二维码信息获取、App手机软件应用、丰富的学习过程和突破教学时空的微课应用、语音智能处理和快速输入输出等技术,以及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学习)、BCOD(Bring Company Own Device,指携带公司或学校的设备学习),正在教育领域迅速被广大师生接受。课堂录播分析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大数据统计、自适应学习、适应性评价,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幸福课程、STEM课程、创客创新实践等,这些都为推进“电子书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电子书包”这一教育教学形式走向开放、走向个性,为教育教学、为人的发展这一根本任务作出应有贡献。
在面对未来巨大挑战和展示未来美好前景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努力仍然要回归到基础建设和基本的常态应用上来,要围绕教育教学、师生常态应用,建设好能承载新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实时适应性反馈推送、高互动分享、高效率后台统计、多应用集成等的基础平台,建设好适合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的优质资源,要像微信应用那样有体制、有机制地做好供给服务和保障服务。“电子书包”点上实验的“常态应用”、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常态,面上推广应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有保障地支持学校和个人的特色应用与个性化应用。根据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要努力做好学校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重构、教学过程重建、管理流程再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等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努力营造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思维的氛围,搭建平台,创设环境,提供案例,鼓励创新。“电子书包”实验地区与学校,甚至是我们的实验教师,要在坚持不懈的学习、实践中,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善于融合与创新,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从而走向这种融合的新常态、新习惯和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教育信息化为每一所学校和每一名教师,打开了宽阔的教育教学之路,各学科组和各位教师均可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路上,创造适合本学科和教师本人的信息化环境下“融合型”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信息化环境下泛在学习的学习条件,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更有学习活力,更具个性,更有个人学习特点的实力。“电子书包”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切入点,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为“电子书包”的深入实践、研究、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各地能创造出更好的经验,开创教育信息化的一片新天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