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能将手机借我玩会吗?”“我的愿望是有一部能刷抖音的苹果手机。”“大家开个热点一起玩王者荣耀吧!”……对于连续三年在不同山区支教的志愿者董擎来说,这样的对话既熟悉,又刺耳。不知不觉中,手机正成为孩子们生活的霸主。
日前,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扬州大学志愿者团队奔赴贵州、安徽以及苏北等地开展相关调研。结果显示,长时间玩手机成为乡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机带娃”在山区,尤其是留守家庭越发成为普遍现象。
调研显示,在12至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有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使用手机上网。此外,不少地区的乡村儿童的上网时间竟然高于城市儿童,尤其是留守家庭的上网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部分地区超过31%的留守儿童暑假期间每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更有接近15%的孩子,每天上网时间超过四个小时。”调研指导教师刘斯文说。
“14~16周岁的青少年是手机成瘾症状的“重灾区”,调研志愿者韩宁说,该年龄段正是孩子成长的“叛逆期”,调查显示,48.3%的留守儿童高度依赖手机。
为什么留守儿童会成为手机成瘾的最集中群体?据了解,留守儿童的手机一般都是在外务工的父母买的,为的是方便通话交流和远程监管。因此,“手机带娃”成为留守家庭的无奈选择。但对当下很多中小学生说,手机却更多地是他们的电子玩具。
“绝大部分的留守家庭属于隔代教育。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身体状况较差或缺少教育方法等原因,老人们普遍不懂智能手机,也没办法管好孙辈。但给孩子一部手机,不吵不闹,可以省很多事。”贵州省八河小学校长张余直言不讳。
安徽省金寨县周集村有超过70%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返乡民工罗大洪表示,以前暑假,孩子们玩九宫格、躲猫猫等游戏,寨子里非常热闹。现在很难看到他们嬉戏打闹的身影。最常见的景象是他们一言不发地盯着手机,别人打招呼都很少理睬。
不久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10年前,他从各地选取100名孩子,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10年后,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却几乎全部考入大学。
“城乡教育差距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基础本来就薄弱。手机成瘾会让留守问题更加复杂。”张余忧心忡忡。在他看来,比起沉迷手机更严重的是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接触不良信息等衍生问题。
“好奇心理、自律性差、缺少监督等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留守儿童不能自拔。”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咨询专家宗春燕认为,留守家庭缺少家庭关怀,很容易陷入迷茫。手机娱乐恰恰给他们提供逃避眼前焦虑和痛苦的选择。
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怎样避免手机成瘾成留守痛点?2017年8月,贵州省在偏远乡村陆续启动脱贫攻坚夜校建设。扬州大学“益往黔行”公益团队协助开展的“智能手机技术指导与健康使用”课程是夜校专门针对留守家庭特地开设的特色课程。目前,已累计向1000余户家庭开展了健康上网普及教育活动。
“家校同频共振是破解手机依赖的最有效途径。”张余的另一个身份是八河村夜校的教师。在他看来,学校对上网成瘾的教育工作要从孩子扩大到家庭,只有祖辈等实际监护人懂得移动互联网知识,意识到“手机看娃”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够有效发挥监管和教育引领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