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C(Social——社交化,Mobile——移动化,Analytic——大数据分析,Cloud——云计算)拓展课程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之一。我在接触智能飞行课程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设计课程,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
开课初期,我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一石激起千层浪。“除夕夜,重庆举办大型光影无人机焰火表演,其中无人机表演的壮美山水我太喜欢啦。”“我想知道3000架无人机矩阵表演是怎么弄出来的。”基于学生们的兴趣,我查阅了无人机相关内容、咨询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最终确定课程以无人机为载体,以能说出无人机飞行原理、飞行安全常识、无人机的组成部分,能手动操控无人机,能编程操控无人机(重点),能编队飞行(难点)的手、眼、脑一体教育为目标,设计了集拍摄、操控和编程为一体的智能飞行课程。课程为期16周,共计16课时。
课程初期理论学习中,我利用网络空间建立“飞行知识我知道”共享文件夹,让学生借助移动终端,自主查阅资料,用图片、视频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打下理论基础。学生经过利用遥控器控制无人机按指定的路线飞行、通过障碍等基础训练后,在编程飞行环节,我引导学生先观察给定的飞行路径,设计飞行路线并画在草稿本上,再利用软尺等工具,测量每个障碍物间的距离,最后用软件进行编程。学生们积极分享他们的编程思路:“我是这样想的,先起飞,到达任务1进行悬停,再到达任务2原地旋转180°,再依次完成任务3和4,最后在指定地点降落。”“我跟你不太一样,我设计的是,起飞后先通过任务3和4穿过竖圈和横圈,因为这是我擅长的任务,可以多得分,再依次通过任务1和2,最后降落。”经过不断的编程、试飞和调试,学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通过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路线,在不断的挑战中成长。
下一环节,进入本课程的难点,编队飞行。这个环节学生要同时对多架无人机进行编程,并控制多架无人机执行同一个任务。我引导学生用逆推的方法来思考:先确定好要编队造型,如在空中呈现一个“大”字。再根据这个造型确定无人机的数量和每个编号无人机的最终位置,最后根据无人机的最终位置来确定无人机的起点位置和飞行路径。虽然这个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与教师的交流、与同学的合作,最终学生们完成了一些简单造型的编队飞行,如在空中呈现一个爱心,并在学校的第11届科技节中精彩展示编队飞行,得到了一致好评。
数字技术和资源为这门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学方式的改变、平台资源的运用、各类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世界中不断探索,让我向一专多能的教师转型迈出了一大步。
作者:李红梅(单位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