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对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谈松华研究员(一)
近期的校园霸凌事件、甘南营养餐调查事件等,都提醒人们,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现代化,是迫在眉睫的教育重任。
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归宿是人的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现实的提醒。——编者
教育现代化的起点是什么?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教育现代化就是那一串串可测量的指标、一幢幢可观的楼房、一堆堆可触摸的硬件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现代化特别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归宿是人的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现实的提醒。
记者:您怎样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谈松华:这需要从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要素说起。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它是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转变过程,按早期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共识,大体上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教育现代化则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教育物质技术层面、体制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的互动转型过程。
在现代化的整体转型过程中,物质和制度层面的转型是显性的、基础性的,而社会心理、社会人格的转型,即人的现代化则是隐性的、深层的。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现代化理论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曾先后任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的亚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现代化研究必须以人为核心,他说:“一个现代社会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要求公民具备某种品质、态度、价值观念、习惯和意向。”他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他强调说:“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要素。只有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现代的人格,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构中的行政人员都获得了人格的现代性,这个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社会。”中国也有学者提出,在推进现代化的社会变革中,社会人格系统的除旧布新和深层变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见,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表征,也可以说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活动的主体是人,强调人的现代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学设施、技术装备、教育组织和制度等,固然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些物质技术和组织制度,如果由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人掌握和运作,那么,它可能会起强化传统教育的作用,正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照样可以作为强化应试教育的工具那样。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教育过程中人的现代化水平,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教育观念、心理人格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
记者:您怎样理解“人的现代化”?
谈松华:一般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现代性的增长,也就是传统的思想、行为习惯慢慢地消减,现代性的因素、思想观念和思维、行为习惯不断增长,并占到主导地位。当然,这里讲的传统和现代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种辩证否定和批判继承的关系,即现代在传统里生长出来,传统在对现代的适应中不断转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有一批学者对人的现代性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的一些基本的方面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比如理性精神,相对于传统社会,特别是神权、专制社会和农业社会,理性精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以人为本,带来了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开放态度,包容新思想,对新经验持开放态度;社会参与,与他人、社会交流等。
人的现代化或现代性的具体内涵,应该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两种社会转型之间,人的现代性的具体内涵既有连续性,又有发展性。而至今学术界所做的有关人的现代性的研究,主要代表还是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的学者对于阿根廷、智利、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6个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这项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和行为模型以及与此相关的专题领域,为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传统人和现代人的心理、观念和行为特征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判例。调查用30个问题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概括现代人性格的四个主要特征,即他是一个消息灵通、参与的公民;他拥有相当明显的个人效率感;就他与传统影响力的关系来说,他是非常独立且自主的;他对新经验和新理念都易于接受,心胸是开放的,认知上有很大的弹性。
理性精神、效率意识、参与意识和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等,对我们今天理解人的现代化还是有价值的,而进入21世纪,更需要研究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现代性的新内涵。
记者:教育在人的现代性形成中起什么作用?
谈松华:人的现代性的形成,受家庭、社团或社区、生产和工作场所、教育学习、传播媒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诸多因素中,学校和工厂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其次是制度体验和传媒影响,而现代教育在人的现代性的增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教育对人的现代性增长的作用,不仅在于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居民识字率和文化水准,更取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并促进现代观念、现代精神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由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进行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对中国、俄罗斯、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这3个国家都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但到20世纪中叶,日本发展最快,中国最慢。从5个领域分析其原因,在“知识和教育”领域,从男性居民识字率看,清代中国和日本德川时期是不相上下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教育只读四书五经,排斥外来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学习的内容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科举制所选拔的只有官吏,教育很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应变能力,他们认为,“应变能力方面的困难看来是因为教育水平和地位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太紧密”。“教育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可以使传统教育为现代化助一臂之力,也可以使显然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传统教育成为现代化事业的牵制力量”。只有现代的教育,只有能够使人的思想得到解放和不断开发、智力不断得到发展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促进人的现代化。保守的教育难以发挥这种作用,甚至会阻碍人的现代化。
记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常批评工业化、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困扰。您怎么理解这一现象?
谈松华:这里所说的主要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消极面的批判。从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着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功利性淹没人文性,对于自然的控制和开发破坏人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等。也可以说,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人的核心作用,就会偏离了它的发展轨道,背离其初始出发点。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现代化所推动的经济、技术、社会的进步,是以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核心和目标的,而当这些物质技术和社会财富成为发展所追求的目的时,就有可能成为阻碍人的发展的力量,就如同机器是为了使人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服务的,结果后来机器反而控制了人,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这就是异化。所以,如果离开了人的发展来讨论现代化,就会产生一种负面作用。
记者:教育现代化进程如果背离了人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谈松华:人在教育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不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会使教育失去灵魂,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制度化教育的出现和演进,出现了班级授课形式,出现了学校,形成了庞大的学校教育体系,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体系有一套制度标准,包括学历、学位、考试等,这些制度如果以保障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出发点,就会成为释放人的发展潜能的动能,而如果把这些制度异化为一种管制和约束学生的手段,或者把这些手段变成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那学生就会成为分数、学历、学位的奴隶,背离教育的宗旨和价值。而这正是世界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最主要的弊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的报告,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反思了影响甚广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教育观的危害,明确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这对于我国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