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4月2日消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如何吸引青年学生,这是一个涉及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3月28日晚,复旦大学春季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的首次直播互动课在逸夫科技楼举行。主讲人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他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题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说它“特殊”,因为这是一场网络共享课,以复旦大学为主场,同时在中国海洋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延安大学开设了三个分会场。
在现场,不仅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厅被同学们挤得满满当当,而且吸引了全国各选课学校,据统计,共有7万人预选、1.5万人同步收看。这堂课究竟有什么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曾这样写道:“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唐亚林教授结合有趣的事例、详实的数据,从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谈起,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丰富的信息量和发散性的互动授课方式,使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中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重大突破,引导他们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宏伟图景中去感受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置身于新时代中国的建设者的角度看待世界、思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启发式的网络共享课讲课模式,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自然科学试验班大一学生张舒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中国潜在优秀人才的基数很大,但我们资源却是有限的。如果相对均衡地分配资源,那么每个人获得的培养资源都较少;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向科技强国方向进一步发展,那势必要将资源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那就是不公平,谈何均衡发展?”针对这一提问,唐亚林教授指出,一方面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平均教育水平,这个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是有分工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去接受高等教育,很多人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很大的误区。青年成才不止上大学一条路,要分门别类地因材施教、因材施策,既增强关涉国计民生等重大基础与前沿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高端人才的集聚度,又需重视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
共享课要求主讲人“多做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在交流中理解理论,在沟通中达成共识。从吕思勉到第欧根尼,从犬儒主义到中美贸易争端,互动环节中,学生的提问跨度很大,有些不乏犀利,比如“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如何看待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为何现在不少年轻人宁愿出国也不愿意在国内实现自己的价值”、“‘键盘侠’们在现实中彬彬有礼却在虚拟世界中暴力冲动,如何看待这种反差”,这些都对主讲老师的综合知识储备、对热点的关注和相关材料掌握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好新时代思政课,需要老师在专家基础上还要成为“通才”。要学生了解,自己要先了解;要学生“真懂真信”,自己首先要“真懂真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课后,尹涵雨同学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分享了她的收获:“大学是一个由青年逐渐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小我逐渐培养大我意识的关键时期。这堂课让我明白,我们青年人不应当只为个人发展而奋斗,我更要具备有祖国建设者的担当。”经管专业的周颖怡同学特别喜欢唐老师所说的“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方法,她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在很多热点事件面前,我们应当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让热点舆论飞一会儿’再做判断,不要被断章取义的文章引入错误的方向,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于2013年7月启动,2014年春季学期正式使用。这门课是全国首门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形式的思政理论课,是东西部高校共享使用数、选课学生数最多的一门政治课,也是目前持续时间最久、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国内“互联网+”政治课。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