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持续探索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大力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出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深化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公布两批建设试点名单。
为让读者更深入理解虚拟教研室的规划建设与实践特色,本网专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智海AI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刘海波老师。
刘海波
站位国家战略 发挥学科优势
2022年2月,智海AI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入选了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同时也是首批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课程虚拟教研室试点之一。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刘海波表示:“大学建设虚拟教研室的根本目的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不断推进新一轮产业变革与升级的背景下,满足社会亟需创新型科技产业人才的需求,服务国家发展。”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断探索交叉学科办学,开设了智慧海洋技术、海洋机器人等新工科专业,成立了未来学院、联合学院等新型学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瞄准智慧海洋应用领域、加强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的这些新专业和新学院都需要跨学科师资配置、跨专业课程设置、跨组织教学研讨和跨时空资源共享”,刘海波介绍,“基于这样的背景,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应运而生。”在筹备和推进实施阶段,刘海波便不断思考这个虚拟教研室如何发扬大学的自身魅力,建出特色,办出优势。
最终,哈尔滨工程大学结合自身在海洋领域的学科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组建了智海AI课程虚拟教研室,并成为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刘海波表示将着力从四个方面打造特色:
一是鲜明的智慧海洋背景特色,凭借参与高校的海洋专业优势,明确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二是独特的交叉融合专业特色,打造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海洋机器人、智慧海洋等12个专业的课程教研室;
三是串珠成链的结构特色,将来自各个专业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用智慧海洋和物联网技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是云地协同的运行特色,既有云端研讨平台,供跨地区的大规模研讨,也有本地实体教研室,方便小范围的实地探讨。
推进共建共享 深化产教融合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离不开大学对自身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更离不开跨部门、跨学校、跨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多方协同实现合作共赢。据悉,智海AI课程虚拟教研室最初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北部湾大学6个学院与人工智能课程相关的8门课程的教师组建而成,同时得到华为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智海AI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牵头单位,校级层面成立专项,提供人才、管理、经费等全方位支持,后续更是将其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体系中;其他参与高校基于前期业务往来和合作基础,加之在海洋学科上的专业优势,也积极参与,推进跨校共建共享。此外,华为也在建设中给予了大力支持:虚拟教研室半数以上的课程来自“智能基座”相关课程;教学中还会采用华为提供的课程资源、算力和云平台。
“未来,智海AI课程虚拟教研室将联手华为,持续深化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产教融合实践。”刘海波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将优势资源共享,跨院校、跨组织,共同培养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相关领域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回归教学本心 激发教师活力
回顾高校教研室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中的不易与曲折: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高校教研室”成立,期间经历了停办、转型、甚至“销声匿迹”,现如今国家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工作,在很大程度引导高校回归教研教学。那么,在高校教研及教学实践中,虚拟教研室将起到哪些作用?它的出现会给高校教师带来何种变化?刘海波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简单来说,虚拟教研室就是将传统教研室搬到云端,成为跨专业、跨组织、跨院校的老师们共同合作、共同研讨的平台”。刘海波认为,虚拟教研室首先解决了高校教研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一方面打破了高校教师在跨学科跨专业办学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搭建了多元参与、多方共享的信息化联结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师跨组织、跨学科的交流研讨。
试想,一堂人工智能课上,冲在教学一线的是高校老师,背后是华为的技术专家和教研组共同开发的课程实验和学习资源。这种产教融合的新场景将给高校教研教学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刘海波也进一步指出,“实际上,虚拟教研室不是一个靠行政力量组建起来的行政组织,而是一群工作内容有关联的、志同道合的人自愿组织起来的。”
最后,刘海波提出了要重视虚拟教研室营造的育人文化氛围,“我心目中最高境界的虚拟教研室,应该成为我们这些教师释放教育情怀的一个精神家园”。“如果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研讨,有什么好资源想跟大家分享,或需要大家的什么支持,首先能想到这里,那么虚拟教研室就做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