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衍 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教育新基建走上快车道。
对于高校新基建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赵衍表示:“新基建以信息化为主导,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夯实信息化从量变到质变的基础条件。新基建为高校信息化实现从底层网络到上层应用的‘泛在融合’提供了支撑条件,而‘泛在融合’又是高校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认识高校新基建
《中国教育网络》:
高校新基建是从什么时候进入大家视野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建设?
赵衍:
《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自《意见》发布以来,新基建在底层设施的建设上如火如荼,但从教育领域的应用层面来看,目前还局限于一些“点状”的应用,还没有全面的应用场景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当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不会有。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Baptiste Say)认为,不仅需求会创造供给,供给也会创造需求。就如同4G的普及推动了一批短视频网站的发展一样,新基建的供给也会创造新的应用需求。
打好新基建预防针
《中国教育网络》:
在您看来,高校在进行新基建的落地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赵衍:
新基建虽然突出了一个“新”字,但就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属性来讲,其实施的路径与高校之前的信息化建设并无太大区别。总体来看,高校新基建的落地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依然要重视“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实践愈发证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有前瞻性的信息化顶层设计,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新基建项目投资大,覆盖面广,技术迭代速度快,更需要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
因此,高校在做顶层设计时需做到“四要”,即一要站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全局统一全校对新基建的认识与理解;二要摸清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家底”;三要对标学校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化需求,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四要制定系统化的建设方案及分步实施策略。
其次,要做到“需求拉动”。多年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存在实际需求的信息化项目才有生命力;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项目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的各业务部门是信息技术的“消费者”,信息化管理部门是信息技术的“供给者”。
一方面,在业务部门有信息化需求的时候,信息化管理部门要及时做好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支持工作;
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部门也要适时引导业务部门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站在全校发展的战略全局制定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作为年度工作任务下达给相关业务部门。
总之,在信息化建设中,业务为“体”,技术为“用”,信息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因此,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应该是业务部门的需求拉动。
再次,要做到“技术推动”。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高校信息化在一般情况下是业务需求创造技术供给,但有时,也会由技术供给创造业务需求。新基建的相关技术是革命性和突破性的,有些技术甚至超越了目前人们的认知。
因此,学校要在各类岗位人员中积极宣传、普及新基建的相关技术,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解决学校管理和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最后,要做到“多方协调”。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师生的信息化需求在客观上决定了当今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再走“先建设再连通”的老路,必须在信息化项目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数据共享和流程打通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能站在全校的高度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之前,很多高校将信息化建设协调工作交给信息化管理部门,但效果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管理部门缺乏全校性的资源调配能力。近些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框架下,由信息技术中心和校办联合,共同推进全校的信息化项目统筹和“一网通办”相关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中国教育网络》:
您认为,当前高校应着重建设哪个方面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从而解决面临的关键难题,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底座”?
赵衍:
在高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类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加,各种业务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已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向数据要效率”“向数据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支持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是对新基建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项。
《意见》在“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模块中,从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和促进教育数据应用两方面为新基建如何支持数据治理指明了方向。
第一,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意见》指出,支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混合云模式建设教育云,为本地区教育机构提供便捷可靠的计算存储和灾备服务。同时,规划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低小散旧”的数据中心。高校的软硬件系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所以基于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数据中心将成为主流。而且,混合云架构和多网融合将极大提升数据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传输的快捷性和管理的安全性。
第二,促进教育数据应用。《意见》指出,升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形成教师、学生、学校组织机构等权威数据源,为推动“一数一源”提供支撑。同时,提升教育发展动态监测能力,提升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强化精准趋势分析能力。
当前,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各类数据提供的时效性要求也愈来愈强。所以,基于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建设是提高高校信息化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如何发力新基建?
《中国教育网络》: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启新基建之路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有什么特色?
赵衍:
自疫情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在新基建方面主要做了如下探索:
第一,率先建设数据中台。2019年11月29日,上外数据中台正式落地。没过多久,全国就进入了新冠疫情防控阶段,学校的数据中台为学校的精准防控(包括校区人员管控、活动轨迹溯源、核酸数据查询、进校人员健康情况查验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也在此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信息化对业务工作的巨大帮助。
第二,打造智慧中台。我们基于学校现有的包含72张GPU卡的GPU集群,用教室里的摄像头实现了到课率统计,并进行校园空余车位的识别。此外,抗原试剂盒也实现了自动检测。截至目前,应用效果良好。
第三,实现基于5G身份认证。5GCIM卡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因此,基于5GCIM卡的身份认证比传统的“账号—密码”的安全性高出一大截。而且,基于5GCIM卡的认证非常方便在移动端访问业务系统,而移动端又是当前各业务系统最主要的处理终端。
2021年底,我校与运营商合作,实现基于该运营商5GCIM卡的身份认证,师生的手机只要插入了该运营商5GCIM卡,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做一下设置,该手机就可以在上海的任何地方访问校内资源(无需连接VPN)。
另外,如果该用户的手机为其笔记本提供热点,当用户的笔记本连接校内资源时依然可以实现免认证。
第四,推动云网融合。学校有些系统外网访问量大,但数据相对不敏感,我们一直在规划将这些系统有序“上云”。上外早在2016年就将上外邮箱系统“上云”,彻底解决了原有自建邮箱系统的各种问题;近些年来,又陆续将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上外网盘等系统全面或部分“上云”,规避了校园带宽出口的瓶颈问题;目前,正在规划、实施包括门户网站、招生和就业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上云”工作。
此外,我们还在积极开展IPv6部署、校园内网与运营商外网融合、校内应用与校外2C平台应用融合等多个融合项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使用体验。
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网络》:
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新基建方面是如何规划的?我国高校新基建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赵衍:
当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在规划和建设基于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泛在融合”智慧校园架构。该智慧校园架构的底层是融合网络,中间层是融合身份,前端是融合应用。具体来看:
一是“泛在融合网络”。基于千兆光网的高带宽、低延时、广覆盖等特性,通过敷设专线,将千兆光网与校园网络实现有机融合,为各项应用提供快速、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
二是“泛在融合身份”。基于千兆光网的高安全认证特性,与校园现有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融合,实现“身份随行”。师生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接入5G网络,系统都能准确识别其身份和在各类应用中的细粒度权限,满足师生移动化教学、科研和办公需求。
三是“泛在融合应用”。基于泛在融合的网络和身份,在前端将学校已建成的各类管理和服务应用与支付宝、微信、“随申办”等第三方应用平台进行融合,打造个性化“智慧学习”“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新一代智慧门户。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新基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5G网络与校园网的深度融合。例如,5G专网与校园网的打通以及由网络打通带来的业务变革,比如定向加速、数据分流等;基于5G的强身份认证对传统统一身份认证的替代;基于5G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等。
第二,教育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例如,基于过程数据的教学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和大数据评教等;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校园管理与服务;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第三,云服务对传统数据中心的替代和云网融合催生的业务模式创新。具体表现为网站和各类非涉密业务系统“上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服务采购逐渐替代传统的软硬采购。
第四,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被发掘。未来,人工智能在高校将找到更多的落地场景,如高校教学管理、校园管理、校园安全、节能减排、智慧服务等。
整体来看,高校新基建与社会新基建相比还是慢半拍的。目前,高教新基建部署中的最大难题在于大家对新基建的作用认识不足,各业务部门提不出有效需求,导致高校的新基建建设缺乏强烈的需求拉动。
撰文:陈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