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着力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拓展,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的就业竞争。
创新创业教育向传统的专业教育渗透需要有一个探索和积淀的过程,高职院校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系统设计,遵循针对性、发散性、适用性原则,通过理念与课程融合、师资与项目融合、实践与体验融合、平台与资源融合、引导与制度融合、形态与文化融合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理念与课程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理念贯穿到课程设计的全过程。结合专业群特点,突出课程“意识培养+知识普及+体验实践”的教学功能,分门别类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将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中所需要的法律、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相关内容,作为必修通用知识编入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教材。根据不同专业群,从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的角度出发,搭配适当的选修课建议组合供学生选择,也可根据专业相关性直接提供一定量的选修内容由学生自由搭配,不断开发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内容与实践案例。
师资与项目融合。积极拓展校内的活动、项目载体,分兴趣、分类型、分方向构建学生的实践项目体系。以社团活动为项目载体,分专业类、兴趣类、实战类等组建创新创业型社团,每个社团相对固定一名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能力激发、兴趣激发、创意激发;以科技创新活动或竞赛为项目载体,每个项目对接一名或若干名指导教师,跨专业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团队,可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开发的模式,教师带动学生深入真实项目研究;组建由“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指导师资团队,选拔在各类活动、项目中表现突出,有一定潜质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指导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实践与体验融合。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过程体验和环境体验。将社会调研、专业领域信息数据整理、行业发展分析、案例剖析等纳入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定位于社会职业人的身份,在实践活动中梳理出体现专业背景、符合市场需求、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训室、走入企业,将实践教学与产品研发、课题研究等工作相结合,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辅助学生依托专业社会服务平台、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孵化等平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加强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的综合体验,形成“专业技能+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素质拓展”的综合体验链。
平台与资源融合。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平台,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充分整合校内资源,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需要进行机构改革,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协调机构;以专业群资源共享的方式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进一步发挥优势,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其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借助地方办学或行业办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或行业企业的资源,争取地方政府或行业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引导鼓励校内师生团队融入地方特色产业和创意产业发展,促进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助推地方和行业的创新创业。
引导与制度融合。跳出专业层面,顶层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通用能力的培养载体,配套制度引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如在学生的学业管理和学分取得上,可采用学分积累或转换的方式,对学生在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学分认定和转换,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学分可累加替换为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等课程学分,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形态与文化融合。将组织形态、教学形态、制度形态、空间布局形态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习、生活和实践场所宣传励志成才的典型案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校企合作单位与学生实践实习场所,将企业文化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创新创业的企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的学习,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状态,在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形成一种自觉规范;立足校情,结合专业特点,以届制性和延续性的活动为载体,塑造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彰显文化软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者凌镜,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