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打响后,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进入一级应急响应状态。为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学校复工复课,新疆师范大学借助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地掌握和使用防控数据,充分显现了信息化手段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体系构建
1.信息化疫情防控上报服务机制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需求,信息管理中心迅速响应,借助学校移动APP平台,组织开发健康状况上报服务系统,建立信息化疫情上报服务体系,方便学校及时掌握所有师生健康状况。该系统上线运行后,日均在线本专科生21804名、研究生4234名、预科生4818名以及教职工4469名,统一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报送服务,并对采集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可视化大屏展示,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图1 疫情防控分析大屏展示
2.信息化疫情防控宣传体系
利用学校门户网站、手机端APP应用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启用语音助手方便师生快速查询疫情防控相关内容,“让真相跑到谣言前”,使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图2 疫情防控宣传
3.信息化疫情防控服务体系
为切实做好学生分批次返校工作,确保学生返校安全,学校利用移动端信息收集功能,在学生返校前收集整理学生途经省份及城市,所乘交通工具,车次及航班班次,返校日期等关键信息,采用网络直报方式,支撑数据填报和逐级统计,线上与线下联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形成疫情相关方多源数据监测、交换、汇聚、反馈机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服务管理工作。
图3 信息数据填报收集
图4 学生填报信息详情
二、多管齐下,助力“停课不停学”
1.校外选课
为方便学生居家进行线上选课,学校开放了线上选课服务,并多措并举保障数据安全。累计服务学生3613人次,选课10536门次。
2.线上教学
借助雨课堂、智慧树网、超星等在线学习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参与各平台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将学校师生数据、教学班信息及课程信息与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积极对接,保障教学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3.VPN服务
为支持广大师生居家授课、科研、学习、办公,满足师生对校内学习资源及网络合作资源的需求,信息管理中心积极主动对接相关厂商,提供大容量高并发校园VPN服务访问支持,扩容VPN可接入用户数,协调优化学习资源,提升师生用户体验。
4.CARSI资源库
信息管理中心积极部署学校CARSI(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统一认证和资源共享基础设施)的接入工作,师生可以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直接访问知网、万方、 Springer Nature等国内外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网络资源共享服务。
三、远程视频会议,线上行政办公
针对学校一校三区管理实际,为减少人员跨校区流动,提高议事、商事、工作部署及办公效率,提高决策准确度,借助校园网络以及互联网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会议,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无限制”沟通,有效解决校区之间、校领导与各学院职能部门之间的线上面对面无障碍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办公效率。借助钉钉等互联网平台,线上开展学校管理服务和行政办公,为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会议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多部门高效率协同会商,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高效部署、上下联动。
利用学校APP端OA办公系统,助力学校行政办公事务线上流转,覆盖学校文件、通知公告、会议申请、发文管理、采购流程、合同审批等40多项行政事务,确保学校线上行政办公的高效性。
四、返校有保障,学习生活两不误
1.三校区网络全面覆盖
学生分批次返校后,为保障各校区学生线上学习需要,对三校区网络进行摸排,提前解决校园网络故障,同时与运行商洽谈合作,在文光校区宿舍楼、温泉校区部分教学楼等未覆盖校园网的区域,第一时间制定方案接入运营商网络,并免费为师生提供网络服务。
图5 网络施工建设
2.无感知人脸测温门禁
为更好服务于疫情防控期间的体温上报收集工作,减少学校师生“每日三上报”的繁琐流程,学校果断部署实施无感知人脸方式测温门禁,通过与校内师生数据、一卡通数据、宿舍管理平台对接,进一步完善学校师生体温数据的采集和“一人一档”工作,为疫情研判打好数据基础。
图6 无感知人脸测温门禁
在这场战“疫”中,不同的使命,不同的职责,不同的阵地,却源于同样的初心和担当,新疆师范大学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服务能力,全力保障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和教学,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 赵昂、卢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