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由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和陕西科技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CERNET 咸阳城市节点”揭牌仪式正式在陕西科技大学举行。“CERNET咸阳城市节点”的成立不仅标志着CERNET西北地区五大省会城市中心节点之外的第一个城市节点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咸阳市的各类学校通过该节点就可高速接入到CERNET 上,将从根本上解决咸阳市的教育和科研单位接入CERNET难的问题,对咸阳市的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对陕西其他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揭牌仪式上,陕西科技大学校长罗宏杰教授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与会的每一位代表。罗校长说,CERNET 咸阳节点的建成将为咸阳地区各教育科研单位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可靠、高速接入CERNET的通道,不仅是咸阳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将为咸阳市其他行业领域发展信息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而陕西科技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将不负众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开通CERNET 咸阳市城市节点,为各入网单位做好服务。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成立10年以来,经历了数次跨越式的大发展。每一次的发展不仅促进了CERNET的成长,也带动了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现在,各地不少教育单位在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浪潮的背景下主动承担起建设CERNET 的责任,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鸿图伟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次走进我们视野的,正是这样一所高瞻远瞩的学校和他的领导者。我们专程走访了陕西科技大学的校长罗宏杰教授。
校园网已成“信息立交桥”
记者:作为我国最早的轻工高校、全国88 所重点院校之一,陕西科技大学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如今,陕科大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罗宏杰: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使学校教育和人们学习的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作为一个老牌轻工业大学,我们更希望能够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积极建设校园网络、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陕科大人充分认识到教育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2000年3月开始投入校园网建设。学校为一期工程配套了300 万元的专项资金,并于2002 年获得“西部校园网工程”的600 万元资金支持,目前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之中。现在,陕西科技大学校园网已初具规模,拥有16公里光缆,千兆带宽的主干网,上联速率为1Gbps,布信息点3000个,基本覆盖了全校所有的教学和管理部门以及家属区。
同时,我校校园网的服务领域和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在我校校园网上运行着学校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综合管理系统、科研申报管理系统、校内新闻发布系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和邮件系统等十几个应用系统,还有“就业网”“精品课程”“艺术板块”“学子家园”“科大论坛”等独具特色的网站。除此之外,校园网上还有STN、BDSIRS、万方数据等国内外大型联机检索系统及网络数据库和电子图书馆,并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维普资讯、清华大学等国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建立了原文传递服务关系。
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方式,使得校园网已成为一条沟通管理、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信息立交桥”,融入全校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之中。
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
记者:我们了解到,陕西科技大学这次是主动请缨,承担建设CERNET咸阳市城市节点的工作,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这对于陕西科技大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未来的战略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
罗宏杰: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实施“西部大学校园网工程”,该项目覆盖西部所有省、市、自治区的152 所大学的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联网,并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系统。我校地处西安、咸阳两地,作为拥有良好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基础的全国重点大学,理应为促进“西部大学校园网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在加速西部高校和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高等学府应有的科学技术支持和人才补给作用。基于这些考虑,我校决定承担CERNET咸阳市城市节点的建设工作,并经过积极争取,在2003 年10月成为了CERNET咸阳市城市节点单位。
CERNET 咸阳市城市节点“落户”我校,使我校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非省会城市节点单位。这对于我校,乃至西部地区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的定位是立足陕西、面向中西部、辐射全国,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突出轻工学科优势的全国知名重点大学。在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战略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CERNET的丰富信息量,无疑使我校在网络资源的利用上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欲借东风巧施雨,我校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高等教育平台,从而为建成“课堂没有围墙,交流没有界限,触摸全球智慧,把握时代脉搏”的国内知名学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直面信息化挑战
记者:承担CERNET 咸阳市城市节点的建设工作,您认为对于陕科大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罗宏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非朝夕之举。成为CERNET 咸阳市城市节点单位后,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资金、设备的不足,而是对既有管理机制、工作方式甚至是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协调好这样一个跨部门的全校综合工作,如何把网络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而使负面影响最小化,如何培育“数字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学校为此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举措。比如,新成立的发展规划处,就是要根据新形势对全校的组织机构进行重组和优化,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采取行政驱动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办法,以克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重阻力和困难。我们还会陆续出台新的调整和改革方案,目的是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记者:CERNET 咸阳市城市节点的建立对于辐射周边地区、推动周边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什么作用?在这个推动过程中,陕科大将发挥什么作用?
罗宏杰: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号召,许多城市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一环来抓。CERNET咸阳市城市节点的开通,把咸阳市的教育和科研信息化建设推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必将成为咸阳市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以这个点辐射周边,对于周边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起到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这个点不仅将为咸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它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将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力深化到周边地区,通过咸阳市教育事业的新变化带动周边地区的变化。在这个推动过程中,我校作为承办单位,将不负众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为各入网单位做好服务,为CERNET的发展、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物简介
罗宏杰杰,中共党员,获中科院博士学位。曾任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2002 年起任陕西科技大学校长,现任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硅酸盐研究会会员、《陶瓷》期刊第六届编委会委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客座教授、兼职博导,咸阳市政府专家顾问组长(城建工业组)、教育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罗宏杰教授多年从事硅酸盐材料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近3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 收录3篇。出版著作2部。
罗宏杰教授于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陕西省政府优秀出国留学人员称号。有2 项科项目分别获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奖与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背景资料
陕西科技大学创办于1958 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70年迁到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建校46 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5 万多名专门人才。现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本科专业;还具有工程硕士、同等学力授予权;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2 个陕万人。目前在校各类学生总数近1.8万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