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严:用发展的眼光办教育网
www.edu.cn 《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8月刊 2014-11-14 字体:大 中 小
用发展的眼光办教育网
——访CERNET华北地区北京邮电大学主节点主任马严
本刊记者 傅宇凡
已然万家灯火的时候,记者终于坐在了马严的桌前。忙碌了一天的他,掩饰着满脸的倦容,热情地接受了采访。他说得最多的,是“要有忧患意识,踏实做点事”,说得最少的,是自己。
教育网价值在搭建了一个
创新的环境
1994年,CERNET初创之时,马严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参与了CERNET的设计和实施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他还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北京邮电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的建设。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历程,与CERNET风雨同舟走过十多年的马严回首往事,他的结论是:“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网络,教育网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说:“CERNET十多年,带来了更多领域的研究。试想想,如果十年前不建设教育网,那么我们现在跟国际上的差距将是怎么样?如果一开始就接入商业网,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好的环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一部分人的认识误区,“不能将教育网看成一个简单的可以获取信息的网络,而要将其看作是一个能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环境的基础平台”。
今年四月份,美国Internet2在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会议上,演示了100G传输速率的应用,举世瞩目。这是人类工业的一大进展。然反观国内,眼下能生产传输速率10G设备的厂商没几家,而这些设备厂商的部分核心技术也基本在国外,100G传输的研究在国内也仅有限的几家,更不用说是成熟应用了。对此,马严不无忧虑地说:“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不是简单的单向不足,而是综合环境因素形成的。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联想到最近召开的美国ACM全球信息领域顶尖的学术会议——INFOCOMM,其中的华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占一半以上,与之相反的是,国内IT业高端人才流失,尤其是学校的信息研究和工程领域在吸纳人才方面也有诸多困难。归结原因,马严认为环境的因素首当其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研究实验装备、人员配备及研究氛围上,有诸多优势,而国内在此方面仍处于“温饱”。他说:“如果不加快改革,不加快环境的改善,不放开适合于发展的政策,那么创新的路子将会走得很艰难。”马严一再强调环境对于创新之重要,身为CERNET北京邮电大学节点主任的他,始终不懈地努力做一些实在的事。北京邮电大学的师生目前包含科研项目在内共连接到六张网,包括师生日常使用的连接到CERNET的校园网和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中日IPv6实验网,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中国邮电ATM科学实验网,以及“863”课题的实验网。马严及其同事们负责着这六张网北邮主节点的规划设计和安全运行,其中CERNET和CERNET2北邮主节点连接着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大大小小30多个高校。北京邮电大学负责地区网的技术主管张晓冬介绍说,马严经常要奔走在这些学校之间,帮助解决各校在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遇到的难题。有时候深夜十一点左右还要去出现故障的学校,协调解决问题。由于接入院校光缆割接再融接导致线路中断或信号衰减,或是接入院校机房改造线路出现问题、服务器装错软件、网络安全等等情况时有发生,更增加了地区网络管理的复杂程度,但马严总是告诫网络管理员,需要更耐心地处理问题,复杂性是发展的必然,创造更好的CERNET地区网络环境是地区节点的责任和义务。正是教育网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让马严十多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他说:“创意是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中小学开始,要学生培养思考的习惯。到了大学,学校则需要考虑创造更好的环境,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网的真正价值所在。”
马严介绍,建设教育网的这些年中,不是简单地提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的是与国内外同行便捷地沟通信息,远程协同科研、快速搭建网络实验环境、提供了研究型大学中研究人员高速和海量存取的意识,大数据量传输的实验渠道,国内外高校之间的远程交流,从而培养了大批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这些才是教育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