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先行嘉宾】:涂伟
武汉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
一直以来,省属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人力和经费的双重压力,如何规划和实施“十四五”建设,如何对标一流大学,是省属院校常见的痛点和难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以时间换成本,以效率降费用,用20%的经费和人员,就能基本实现80%一流高校的信息化成果。这种思路能缓解省属高校信息化建设焦虑感。
根据2021年高教信息化分会发布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一流大学的信息化专职人员有56人,一流大学的信息化年均投入是4036万元。按20%计,省属院校有10位信息化专职人员,年均800万元投入,只要精打细算、合理规划,就能实现一流大学主要的信息化成果。
二八原则的核心理念
二八原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在19世纪提出的“重要少数法则”( Law of the Vital Few) ,即在财富和人口的分配结构上存在着一种可预测的、不平衡的数学关系,这种数学关系被称为“80/20法则” ,社会上的许多活动都符合这一规律。
二八原则隐含的逻辑是用较小的投入或努力获得较大的收益,关键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体系的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处理和看待信息化问题时,要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抓重点、抓骨干和抓关键少数上,关注重要的部门,专注重要的流程,做好重要的调研,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满足多数用户的大众化需求。
省属高校面临的信息化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主要是人力和财力。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仅仅只投入经费,人力全部靠外包,长期依赖第三方,无法有效执行学校信息化战略,就不能稳定积累并形成信息化核心能力。一流高校在信息化领域大量投入资源,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时,多数省属院校投入捉襟见肘是不争的事实。省属院校的信息化人才的水平和数量,与一流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其信息化经费投入,在学校整体经费不足情况下,往往是阶段性经费多,日常建设和维护性经费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困境下,信息化工作该如何去做,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模仿一流高校的信息化不具备条件,继续观望甚至事不关己更不符合学校的战略,也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部分省属高校在实践中准确定位,探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道路,创新建设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省属高校信息化优势分析
和一流高校相比,省属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有规模小和协调难度低的优势。省属高校普遍办学层次略低,设置的机构和层级相对较少,在人员类型、教学、科研、资产管理等领域相对简单,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化的投入。
一流高校作为信息化前锋,很多项目是个试错的过程,耗费人力和财力。许多信息化需求是需要定制化开发的,对这些需求的准确把握,依赖于整体规划和技术路线,依赖于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经验积累,有很大的失败风险。许多定制化的教务系统、学工系统、个人门户、数据中心等,往往会重复建设,虽然每次都有进步,但这些投入是耗费人力、时间和财力的。在为一流高校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软件厂商推出经过验证的通用产品后,省属高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购买,由于软件已有实施经验,其成功落地的概率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不“吃螃蟹”,省属高校就能有效地节省人力和财力。
一流高校要保持信息化的领先优势,也需要高昂的投入。无论是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智慧教室设备还是信息系统,都需要相应的维护和升级成本,并且几年后可能需要重购。底数越大,范围越广,后续的投入也就越大。省属高校可通过摸清家底,精心筹划,多做减法的方式,采购较少的设备并发挥其最大功效。
省属高校信息化突围方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信息化是与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设施,不可或缺,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信息化服务的部门和领域,人员和场景正不断增加,但能否发挥重要或关键的作用,与领导重视、部门需求,协作配合、人员信息化素养等许多因素相关,硬件或系统可能并不是最短的板,且信息化的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其质量和效益的增长,将人力和财力盲目地投入到“新基建”中,可能并不能发挥“刀刃”的效果,这也是多数省属高校在资源有限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在技术相对过剩、定制开发成本高昂的背景下,采购主流的标准软件或硬件,能有效降低人力和财力投入。但这仅是突围的起点,要实现用20%投入获得80%的产出,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01
摸清家底,发挥功效
高校信息化包罗万象,由无数个具体数据组成,比如设备配置、网络架构、安全策略、数据体系等,有些还包括监控、一卡通、多媒体、物联网等相关设施,由于分属不同项目,多年多头重叠建设,许多设备和软件尚未发挥其应有效能。针对每个体系进行认真梳理,能够发现富余资产,通过合理调配,优化组合,减少闲置设备。通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摸清家底还能了解瓶颈所在,在后期建设中针对性地补短板。
02
明确定位,减少浪费
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工作以支持和服务为主,很少上升到战略层面,“基建二科”的定位首先是要以基建和保障为主,如确保网络和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响应,其次才是创新性或战略性工作,比如支持建设智慧教室、3D校园、节水平台等。省属高校要练好“内功”,技术人员要懂技术有工具,部门有运维体系和考核制度,遇到突发事件能从容不迫。许多浪费源于创新性或战略性工作,由于没有可参考的体系,有些职能部门容易上当受骗。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工作,一方面要支持职能部门工作,另一方面要从技术角度帮忙分析实际成本和可能收益,通过需求分析、先行测试、分批投入等多种途径,减少浪费。
03
制度先行,补齐短板
在缺人和缺钱的背景下,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工作更要重视制度设计。一般而言,由于人少事多,随意性大,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制度执行难度更大。比如各高校都有机房进出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安全值班制度等,执行到位的高校并不多。制度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其可执行性,要多用信息化的手段便利其实施,发挥好其导向性功能。比如定期的系统巡查制度,不仅要找到问题,还要设计问题报告、处置和反馈的闭环,用认真执行制度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缩短与一流高校的差距。
04
外协支持,抓牢数据
高校许多信息化项目,是有替代的社会化解决方案的,比如网上问卷或投票、线上教学或考试、校车定位、食堂消费、网盘邮箱等,许多方案免费或成本极低,省属高校可与这些细分领域的优势厂商合作,签订稳定的合作协议,通过系统对接的方式,在不泄露敏感数据的同时,还可以从厂商获取用户的使用数据。在信息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与厂商的“云”合作,是省属高校实施“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总之,省属高校由于资源有限,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和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但信息化工作不应垂头丧气,要持有以20%的资源完成一流高校80%工作的新思路。在新一轮智慧校园建设中,准确定位,发挥优势,降低成本,练好内功,以“持久战”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心,精耕细作,重视积累,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