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立足长远推进构建现代化教育新样态。在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在线教学应急需要基础上,针对在线教育优势特点启动面向长期的常态“互联网+教育”系统工程。
中小学方面,建立与疫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2月17日起,中小学生开始“线上”自主学习;4月13日起,转变为学校按照本学期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线上学科教学为主,集中时间完成学科课程教学任务。此外,北京还积极服务国家中小学云课堂资源建设,18所学校400名教师录制提供了2000节课程,占国家云课堂课程总数95%以上,有力支援了全国停课不停学工作。
高校方面,北京各高校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实教学工作。自2月17日以来,66所本科高校陆续开始网络教学授课,目前共开设网络课程8.5万多门次,参与网络授课教师4万多人,学生选课达到410万多人次。各高校教师倾心投入,全力以赴提升线上课程教学效果。其中,95岁的清华教授张礼开直播授课引发广泛关注。面对直播授课形式的新挑战,这位95岁的老师“跳出舒适圈”,积极地适应、掌握教育的新样态,乐于接受、敢于尝试教学上的新技术、新理念,受到大量好评。
启动常态“互联网+教育”系统工程
为积极推进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北京市立足长远推进构建现代化教育新样态。在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在线教学应急需要基础上,针对在线教育优势特点启动面向长期的常态“互联网+教育”系统工程。
一是开展线上教学调查研究。
通过理念推演、实践检验、跨界协商、头脑风暴,明确推进“互联网+教育”总体思路:政企合作、市区协同;以生为本、满足需求;着眼长远、数字升级。
二是加强政策指导。
鼓励各区、各校结合实际,自主选择适合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辅导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
三是部署教学活动安排。
加快建立与疫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序推进疫情条件下的教育教学工作。2月17日起,中小学生开始“线上”自主学习;4月13日起,由前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主,转变为学校按照本学期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线上学科教学为主,集中时间完成学科课程教学任务。
四是拓宽线上教学渠道。
抓好北京数字学校既有课程播放渠道,与歌华有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电视“空中课堂”。在学习强国、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快手、中文在线、一下科技、北京日报客户端等社会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点播专栏。
中小学在线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市教委将线上作为学校沟通家庭、指导学生的主要渠道,按照健康第一、面向全体、五育并举、分类指导、自主发展、家校协同原则,指导各区各校落实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同时提倡科学学习,由各区教委、学校为学生合理筛选资源,不上新课、不打卡上课,指导学生锻炼生活技能、陶冶情操、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在优化在线教学资源供给方面,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分类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市级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保基本保覆盖。一是提供初三高三复习备考指导课330节;二是提供北京数字学校历年录制课程1.4万节;三是提供德育专题课程2300节。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服务国家中小学云课堂资源建设,包括四中、八十中、清华附小在内的18所学校400名教师录制提供了2000节课程,占国家云课堂课程总数95%以上,有力支援全国停课不停学工作。
在开展线上沟通答疑辅导方面,针对疫情期间初三高三学生备考压力,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智慧学伴”平台,通过骨干教师示范带动1.3万教师自愿参与,为全市初三、高三学生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各区各校充分利用微信群、钉钉等平台开展在线答疑辅导。在“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双特战疫”专栏,邀请特级校长、教师答疑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和心理问题。
高校在线教育稳步开展
面对疫情,北京各高校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实教学工作。老师们坚守岗位精心备课,多种网络教学模式如期上线,学生们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
高校在线授课呈现出四大特点
北京市66所本科高校积极筹备并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自2月17日以来,66所本科高校陆续开始网络教学授课,目前共开设网络课程8.5万多门次,参与网络授课教师4万多人,学生选课达到410万多人次。各校网络教学秩序平稳、效果良好。
通过疫情期间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各高校在线授课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能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不同类型课程特点,合理调整本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网上授课方案;二是出台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指导性意见,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加强数据分析、反馈问题建议,帮助教师快速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三是摸排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上网条件受限、国际学生时差等具体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四是教师倾心投入,全力以赴提升线上课程教学效果。
师生认同网络教学模式
北京市教委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校师生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情况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网络课程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堂面授教学的各项基本环节,学生预习、课上出勤、分组讨论、教学互动、课后答疑、作业完成、随堂测验和考试等环节均得到有效保证。85.35%的学生认同网络教学模式,71.5%的学生对本校网络授课情况给予80分以上的较高评价,教师学生普遍认为网络教学秩序平稳、效果良好,可以持续开展。
积极创新保障教学质量
为妥善应对疫情对教学工作影响,各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北京工业大学针对本科生线上教学,提出“教学要求不降低、教学质量不打折”。学校通过抓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抓培训指导,提升信息化能力;抓教学设计,彰显课堂魅力;抓质量督导,强化工作执行力;抓数据分析,关注学习动力;抓经验交流,营造良好合力等措施,确保线上教学平稳运行,取得成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制定了学校本科网络教学实施方案、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及网络教学师生对接方案,构建“全校一盘棋”格局。学校通过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在线技术保障、在线实时咨询的“三在线”模式,为最大程度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做好全方位准备。北京物资学院制定了多项制度和工作方案。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教育教学计划保持不变的原则下,按照原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采取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按照“一院一策、一课一策”的原则,各部门根据教学计划任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多平台多方式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线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是老师采用微信群或qq群发放学习资料,批改作业,教师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对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运用不够深入。
二是线上教育对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模式转变提出挑战。
教师对在线教育方式的适应,对系统和平台的熟悉等都有一定的过程。同时,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对学生的约束机制相对缺乏。
三是教育信息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凸显。
由于在线教育对于终端和网络的硬性要求,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或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提升信息素养。
实施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应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应用大数据开展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能力。
二是出台北京市“互联网+教育”应用行动计划。
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教育需求多样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教育供给走向线上、线下混合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推进在线教育升级换代,使在线教育成为常态教育供给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线下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以生为本、需求导向的现代教育供给体系。
三是加强对社会机构平台技术的监管。
制定准入退出和动态运行监管标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加强“敏感内容”筛查、个人信息和网络攻击防护,制定教育资源内容准入退出评估和教学实施监管标准,从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方面确保育人方向。加强在线教育质量评价,建立政府与社会第三方协同实施评价的工作机制。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