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和网民最多的国家,更需要积极参与IETF,培养大量互联网人才。
2019年IETF会议
最近,IETF新成立一个工作组——SAVNET(互联网自治域内和自治域间的源地址验证)工作组,这也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IETF的路由域发起成立工作组。
IETF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互联网技术标准机构。它的使命是通过出版高质量的技术文档(RFC文档),影响人们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的方式,使互联网能更好地运作。
IETF的研究从大方向上主要分为应用、互联、运行、路由、安全和传输6个领域,其中路由领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此次SAVNET工作组的成立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研究方向看得准。对科学研究来说,提出一个好问题,就意味着新的价值。从发起BOF小组到成立正式的工作组,SAVNET只历经三个多月,非常顺利,这说明工作组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IETF的广泛认同。第二,标志着我国在路由安全和安全可信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方向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IETF工作组的形成
以SAVNET为例,我们来看看IETF的工作组是如何成立的。
工作组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如下流程:先是有意愿建立新工作组的人向研究课题所属领域主席提出申请,经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IESG)和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批准后,召开BOF小组讨论会(Birds Of a Feather,即“志同道合”之意)。
在BOF小组会议中,讨论并确定研究问题的内容、范围及期望取得的成绩。如果参会人员普遍认为该研究具有一定价值,那么BOF领头人可以提出申请,经IESG和IAB同意后正式成立工作组。
BOF会议的目的可以是讨论工作组成立与否,也可以仅单纯讨论某个问题。BOF会议能否举行由IETF的相关领域负责人决定,一般针对某个话题的BOF会议最多不超过两次,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则必须放弃。
工作组的成立,源头都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是工作组的意义所在——把有价值的问题抛出来,让大家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进行研究。
这里还有一个思维上的差异,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在2013~2015年间担任IETFIAB的委员,他提到,在创建工作组之后,中国工程师往往在问题描述阶段就想给出Solutions(解决方案);但是IETF的模式是大家对于问题描述有了共识之后,再竞争解决方案。各个参与者竞相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选择最有“共识”的那一个。所以,这也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竞争性。李星教授表示,“必要时协作,可能时就竞争。经过竞争打拼出来的标准才具备生命力。”当一个工作组完成工作组宪章中的所有“里程碑”文档后,工作组就可以宣告使命的完成。
当然,工作组成立后,也可能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成立时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但这种发现也有特定的价值。正因为一次次的碰壁与不停地尝试,才会有少数的道路被打通。当IETF的主席问,IETF能为互联网做点什么时,有位工程师回答:“在IETF开发的1000个解决方案中,有一个是有用的。”而这一个有用的,就是真正解决了大问题的方案。
从草案到RFC
那么,IETF的标准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成为有效、确定的标准呢?
一般来说,IETF标准的相关文档包括互联网草案(Internet-Draft,I-D)和征求意见稿(RFC)。草案是供IETF讨论的文档,是对互联网问题的一个描述和解决方案。RFC可看为草案的最终版,具有特定的编号。
草案可由任何个人或工作组提交,但只有6个月的生命周期(可以不断更新)。需要注意的是,草案不等同于标准、论文或正式报告,大多数草案也不会成为RFC。而RFC才是互联网正式的文稿(其中部分RFC是互联网标准,其他仅仅是参考的信息等)。发布的RFC即便出错,也不能更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只能发布“错误订正”或用另一个RFC将其废除或取代。
工作组是产生RFC的首要途径,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流程:(1)个人提交草案;(2)工作组认领草案;(3)工作组反复迭代讨论;(4)工作组“最后询问(Last Call)”;(5)IETF“最后询问”;(6)IESG内部讨论;(7)IESG批准;(8)获得RFC编号;(9)RFC文字编辑;(10)正式发布。
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工作组认领草案。那么,哪些个人草案能入IETF的法眼?RFC7221对工作组主席是否考虑认领某一草案提供了具体建议:
1.草案必须符合工作组目前的章程,或者只需对章程作简单修改。
2.草案的目的应该明确。
3.草案应该是有用的。
4.文档的写作质量应足以作为进一步工作的基础。
5.不应有强烈的技术异议。
6.相关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都应是可接受的。
7.该工作不应与IETF中其他工作冲突。
2020年,一个在两年中不断更换工作组提交草案的作者写信给IETF,抱怨说,他提交的草案非常好,只是自己不是程序员,无法验证其中的想法,就没有工作组认领,并且得不到IETF的重视。IETF则回信说,建议他先证明这些提议是可以实现的,写文档说明草案的工作原理。同时建议他倾听和处理别人的意见,尤其是被他人多次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这一故事中,可见IETF对草案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可操作。
产生RFC的第二条途径则针对没有相应工作组的文档,其需要经过领域主席个人提交到IESG。
以上两条途径都要提交到互联网工程指导组(IESG)进行讨论,IESG再进行IETF范围内的“最后询问”。在多次反馈、修改,得到所有IESG成员的认可后,草案就可以送交RFC编辑部,授予RFC编号,进行文字编辑和格式协定,最终作为RFC发布。
从个人提交草案到工作组草案,再到IESG、RFC编辑部,直到最终成为RFC发布,整个过程最快也要2年以上,有时则需5年。从草案到标准,全程记录邮件收发并公开会议记录。“如果你要在互联网上做点事,就要做到透明开放,就得经得起考验。”李星教授说。
产生RFC的第三条途径是针对非IETF提交的RFC,同样也没有经过工作组,而是个人直接提交文档至RFC编辑部,并与后者进行讨论,考虑内容和编辑细节,与此同时,RFC编辑部与IESG直接交换意见,RFC形成后,由RFC编辑部直接发布。
成为RFC作者象征着互联网技术界的荣誉和责任。但该RFC定义的技术和标准能否在互联网中大规模得到应用,才是更大的挑战。
李星教授将标准的价值总结为几条:第一,解决的问题很重要;第二,技术要简洁优雅;第三,可以逐步地部署;第四,实现代码的使用不受限制。最后,要取代已有标准,该技术必须值得部署实施,例如一项新技术若仅能改善10%的性能就难以成为RFC。
IETF的“哼哼”原则
与国际电信联盟等相关组织不同,IETF的参与主体是工程师个人,不代表其所在国家或企业,而这也是IETF的活力所在。
IETF有一句格言:“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选举。我们相信大致共识和可运行的程序。”对于IETF来说,“你是谁并不重要,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或者代码成为可运行的程序,你的标准就有可能成为整个互联网的标准”。
“大致共识和可以运行的程序”,也就是在实践中可以行得通的方案,李星教授认为,这一思想相当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IETF也不用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他们采用“哼哼”声。IETF互联网国际标准RFC6531第一作者姚健康博士分享他的工作体验时说到:IETF开会时,参会者通常穿着带有IETF标识的T恤,有的穿着短裤,或者边讨论边织毛衣。表决时通常不举手,鼻子里哼哼两声就表示同意。所以一个技术方案通过与否,往往取决于“哼哼”声的大小。而我们也能看出,“哼哼原则”本质上是实用与开放原则,表现了IETF秉持的“大致共识”的理念。
在IETF的会议和邮件讨论组中,不管你是知名的互联网技术专家、位居高职的管理者,还是初出茅庐的技术新人,大家都是平等的,谁都有机会排队到麦克风前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关键在于你的观点是否靠谱。
最后,对我国科研人员来说,参与IETF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网民最多的国家,更需要积极参与IETF,培养大量互联网人才,在未来的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动地位,贡献中国方案。
虽然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和企业界代表参与IETF,但总体来看,还不够。李星教授总结说,参与IETF的工作,第一,要解决真实问题;第二,要聚焦关键问题;第三,要全局考虑;第四,要通过邮件交流、交朋友,鼓励年轻人参与;最后,还要乐在其中!
作者:王雅静
责编: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