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天津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在全面完成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基本建成基于“一网五平台”的教育信息化新体系。一网即天津教育科研网,五平台即天津教育管理、教育资源、终身教育、教育安全、教育治理信息化五个平台。
文件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八项重点工程。
八大主要任务
统筹推进教育系统“一网五平台”建设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教育新场景应用
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和信息化服务业态
创新教育信息化治理生态体系
支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
支撑职业教育特色化融合发展
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个性化发展
支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全面发展
八项重点工程
天津教育科研网优化提升工程
天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天津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天津市终身教育平台提升工程
天津教育智慧安全平台建设工程
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创新工程
人才培养和信息素养提升工程
文件全文如下:
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落实国家和天津“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重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特制定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天津教育信息化规划部署,着力构建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了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天津教育科研网进一步扩充,主干网络光缆达到2100公里,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44所高校及市教委直属单位。建成了全市教育无线漫游联盟,实现了高校教学区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和无缝衔接。完成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单位的IPv6接入,各区教育单位全部接入天津教育科研网。
建成天津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多个重要业务系统,构建天津教育基础数据库。建成天津教育综合办公平台、教师管理信息系统、CA认证系统和教育系统网站群平台。实现了与天津市数据交换平台对接,为“政务一网通”利民办事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完善了天津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服务功能提升。以天津教育科研网为基础,完成了天津市民心工程“天津市幼儿园三级监控系统”的建设,覆盖了全市2394所幼儿园。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
基本建成高校智慧校园“云、网、端”一体化服务体系,校园智能化建设不断拓展。高校资源整合与建设持续推进,数字资源使用量逐年提升。建成天津市教育软件正版化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提升了软件正版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持续推动慕课建设与应用,8所高校34门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14所高校68门市级一流线上课程上线。29所高校成立了“津课联盟”,促进了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助推高校内涵式发展。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完成了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达标提升建设工程,提升了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水平。在融合职业技能大赛优质资源成果转化平台、国家示范区优质资源核心专业群、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整合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平台库等教学资源平台和各种优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资源,构建了服务国家示范区的数字化资源平台体系,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提供了服务支撑,为20个“鲁班工坊”的49个专业提供信息化远程教学和培训服务。
(四)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全市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建设比例达到97.5%。建成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平台、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主要业务支撑信息系统。构建了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市—区—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了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成果入选市级优课资源7559堂、部级优课资源2919堂。积极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实现了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以服务个性化学习为重点,开展混合式、探究式教学,推动了优质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五)终身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建成了天津终身学习网,突出全高清视频、在线直播和互动学习品牌特色。天津终身学习网累计注册用户10.8万人,发放终身学习卡10余万张,组织社会培训15.4万人。建成了养老护理、中药调剂、习字与书法、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6大类自主版权视频课程资源4000余堂。建成了书法篆刻、旅游英语、紧急救助、休闲体育、科技生活等系列社区教育全媒体教材。建立了“京津冀川浙鲁”社区教育联盟,实现了社区教育视频资源共享交流。
(六)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加强
建立并完善了网络安全领导责任制和教育行业网络安全责任机制。修订了《天津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规范了网络安全事件工作流程,提高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成了517个二级信息系统和37个三级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建设了“天津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管理平台”,建立了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教育系统重要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提升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各类应用数据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区域间经费投入不均产生了新的“数字鸿沟”,信息化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加强,智能化数字校园建设仍需持续推进。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基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天津教育发展需求,支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支撑职业教育特色化融合发展,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个性化发展,支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全面发展。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基于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入探索教与学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为我市构建智能化、普及化、个性化、国际化和终身化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三、发展原则
──面向发展,育人为本。构建与天津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天津教育现代化发展,面向新时代社会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全面融合的育人新场景。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教育需求为导向、以教育应用为驱动,发挥市场作用,建立软硬兼顾、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优质教育资源众筹供需平衡新机制。建立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统筹规划,特色推进。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坚持“全市一盘棋、教育整体性、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凝炼教育信息化管理特色,推进区域、城乡、学校、家庭、社会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关键领域为切入点,以教育教学瓶颈点为突破口,转变传统思维,变革传统模式,发挥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创新理念引领、务实应用发展,发挥教育信息化新效能。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基本建成基于“一网五平台”的教育信息化新体系。优化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网,提升天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天津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天津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天津教育安全平台,整合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新技术创新教育信息化服务业态和教育信息化治理生态,有效支撑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推进高校智慧校园环境升级,加强“双万计划”一流课程资源建设,推进校际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并提升资源与管理平台的服务效能,全面提升高校信息化治理水平。
──支撑职业教育特色化融合发展。打造统一融合的天津特色职业教育区块网络体系,建成天津职教学习服务资源中心,完成职业院校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进一步增强校园内部治理能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个性化发展。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行动。加强中小学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
──支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全面发展。推进天津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全市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资源分布及整体运行情况数据化管理。整合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各领域终身学习课程资源建设质量。
五、重点任务
(一)统筹推进教育系统“一网五平台”建设
持续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网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津教育科研网对天津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网运维和服务能力。
完善天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应用系统整合,实现教育应用集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
完善天津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加强教育资源应用成效分析,推进个性化教育资源建设,推进资源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建设天津教育安全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各级网络防护安全体系,提升市级教育安全平台功能,完善校园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校园安全监控指挥中心建设,优化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完善天津终身教育平台。通过“终身教育服务一张图”全面展示天津市终身教育各类信息数据,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调度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和大数据管理。
建设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制定《天津市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数据与信息,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
(二)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教育新场景应用
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设智慧教育新场景。推动基于5G的数字化校园网络提升建设,依托5G网络实现远程协同教学、虚拟操作培训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启5G体验式教学。推动教育平台智能化转型升级,依托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利用天津教育科研网和5G移动网络,实现资源供给均衡、公平、充分,推进教育资源家家通。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学习交流情境和信息感知环境。
(三)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和信息化服务业态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服务新模式的应用融合。探索基于数据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模式,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资源三级建设机制和监管制度。加强服务优化,持续推进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在服务方面的应用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个性化应用场景无缝对接。进一步优化一站式的管理服务、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精准化的科研服务、智慧化的生活服务,全面支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
(四)创新教育信息化治理生态体系
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与教育治理新模式的发展融合,加强信息化校园标准体系建设,创设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校园环境。创新和完善网络安全责任制度,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运维的精准化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技术防护和网络安全队伍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舆情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健全教育系统网信工作体系,构建顶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盘棋格局,提升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塑造教育信息化治理新生态。
(五)支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
面向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发展,实现高校数字化校园智能化升级,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校园互联网出口机制改革和带宽扩容提速。加快推进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基于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学习空间建设,推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建设一批代表中国质量、具有世界水准的国际课程和在线教学优质示范课资源。建立天津市高校数字化思政课程资源研发基地,以“金课”建设为引领,建设100门思政教育示范课程资源。完善京津冀高等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加强集教务、学工、人事、财务、科研、实验室等于一体的智慧管理平台的数据治理,提升学校信息化治理水平。推进教师评职评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资助、毕业就业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努力为师生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
(六)支撑职业教育特色化融合发展
利用天津国家示范区地域布局优势,打造统一融合的天津特色职业教育区块网络体系,创新管理运营方法,实现职业院校之间网络资源的共享,为职业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和交流合作提供高性能的基础网络支撑。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管理平台服务能力。
推进特色化高水平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加强虚拟仿真AR和VR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天津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打造职业教育学习服务资源中心,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为“鲁班工坊”输送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市级“金课”提供支撑服务,支持中国特色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
(七)支撑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个性化发展
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学校多媒体教室覆盖率为100%,多媒体教室中配备交互性设备比例为100%,实名制管理的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健全数字化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机制,完善网络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服务体系,加强特色地方课程资源和专题教育资源建设,深化中小学个性化学习服务支撑。优化网络学习空间功能和实名制管理。推进“三个课堂”的应用,创新数字化资源应用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水平。深化基于“互联网+”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改革,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教学分析与评价,探索满足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新路径。
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组织网络学习空间融合创新应用典型案例遴选和示范交流活动。开展基于教学改革的智慧课堂、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育、数字阅读等项目,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八)支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全面发展
推进新技术环境下的终身学习新模式,助推我市创建学习型示范城区、示范社区和示范家庭。健全学分银行管理服务体系。在天津开放大学建立学分银行管理服务中心,在各区设立学分银行分行,不断拓展学分银行服务网点。
分层次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分层次建设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优质课程资源集群,通过社区教育网络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覆盖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到2025年,集聚社区教育学习资源5万学时、老年教育网上课程资源2万学时,形成纸质、电子音像、网络、移动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介的优质学习资源。
六、重点工程
(一)天津教育科研网优化提升工程
加强“教育专网”基础设施综合支撑能力建设,提高天津教育科研网主干设备传输能力。到2025年,网络骨干光缆达到2300公里,进一步扩充全市各区教育科研网覆盖区域及冗余接入能力。推动5G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校园网、教育科研网与公共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教育科研网主干网和各级接入单位的安全防护能力。根据市委党校培训需要,完成天津市部分委办局党校的接入。
(二)天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升级天津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推动在线教学与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整合行政管理与服务业务事项。以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为重点,完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优化政务服务信息化流程,建设标准统一、数据融合互通、三级联动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不同层级间的数据联动。提升权责清单覆盖率,提高政务数据质量。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在线网络学习系统建设,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下全面在线教学与科研的需求,为200万学生在线学习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推动数字签章、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在线协同办公、非接触式办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动区属学校建设资产管理、教务管理、规划决策、安全监控等管理信息系统。
(三)天津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1.统筹天津市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建立线上课程资源储备和维护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化程度。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审核机制,持续完善资源评价体系。推进数字化资源研发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库的本地建设和统一部署。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
2.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新型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人工智能、中医药、美术等特色学科数字资源。完善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
3.推进职教学习服务资源中心建设。整合“双高计划”课程建设资源、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成果资源、“鲁班工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拥有高水平虚拟仿真AR和VR教学资源,实现标准统一、应用导向、共建共享、资源丰富的天津特色职教学习服务资源中心。满足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以及“鲁班工坊”远程教学培训需要。
4.加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平台建设。优化“天津中小学云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交互、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体系化,保障常态化的线上教学支撑。统筹构建资源服务多元支撑架构,促进资源共享、渠道互补,覆盖全体师生。
5.加强天津终身学习网教育资源建设。引进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其他优质资源,建设一批以学习者“学”为主导的“立体化”优质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学习的用户体验,加强老年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四)天津市终身教育平台提升工程
1.全面提升终身教育平台基础环境。提升天津市终身教育平台,完善基础运行环境保障体系,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市民终身学习环境,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党员干部培训提供线上支撑服务,满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结构市民的学习需求。
2.加强天津市终身教育数据管理与应用。基于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对天津市终身教育信息数据进行全场景综合展示,实现全市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资源分布及整体运行情况的数据化管理。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和建设水平的动态信息数据库,逐步形成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工作常态化运行模式,实现终身教育体系各类数据精细化统计分析。
(五)天津教育智慧安全平台建设工程
1.完善网络防护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完善天津教育科研网核心设备安全建设,提升核心设备安全性能。全面推行网内实名认证,加强各级信息中心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升密码管理与应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优化“天津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指挥操作平台”功能应用。
2.优化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利用网上信息发布三级审核系统,强化网上阵地内容管理,筑牢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不断提升舆情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实现舆情管控的统筹协调、统一指挥、联防联控。利用新技术对师生安全行为进行画像分析,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作用,确保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监测全面、预警及时、数据准确。
(六)天津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
1.推进智能化数字校园建设。构建教育系统智能化监控云平台,提升天津市幼儿园三级监控系统功能,扩大系统覆盖范围,实现中小学视频监控全覆盖。以校园安全、实验设备、能源运行、管网管理、舆情监测等方面应用为重点,建设覆盖全市的虚拟校园三维地图,实现全市校园的全方位监控。
2.推进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数据整合。建立“覆盖全市、统一标准、上下联动、数据共享”的教育大数据资源库,整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终身教育治理数据,推进教育管理与教学资源数据集中,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分级分层的有效共享,加强资源调配、教学研究、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助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完善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逐步形成由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督导体系。
(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创新工程
1.推进5G智慧教育。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领域,推动高清直播课堂、AR/VR远程课堂、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5G智慧教育典型示范应用建设,重点开展高清远程互动教学、沉浸式教学、虚拟实验、全息课堂、远程督导等智慧场景建设。
2.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推动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能。加强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和人工智能教育实验资源平台建设,助推我市人工智能教育高水平发展。
(八)人才培养和信息素养提升工程
1.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落实天津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发展规划(2020-2025年),支持高校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网络安全特色学科群建设,实施高校网络安全教师培育计划。
2.健全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整校推进的方式开展全员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示范校、达标校创建”工作,围绕信息化教学创新整校推动教师研训。
3.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教师培训、教研能力提升、实验室建设、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大赛、科普讲座、示范观摩等活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领导工作责任制,完善教育信息化领导管理体系。完善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优化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理顺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部门与信息化管理机构业务关系。
(二)加大经费投入
在市、区、校三级分别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增加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力度。加强信息化经费统筹归口管理,优化经费结构。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各教育单位使用市、区二级公共服务及购买社会服务,避免重复建设。
(三)完善政策制度
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管理,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建立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
(四)完善质量评价
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调查,制定《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质量评价。
(五)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激励保障机制,探索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事、薪酬、职称评审制度。加强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需求的专业化队伍。
文件来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本文由教育信息化资讯(ID:gxxxhzx)编辑整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