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总结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召开(1997,广州)以来的课程研究成果,交流近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经验,了解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1999年12月21日至24日在广西师大召开了全国第2届课程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年会。本届会议由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承办。来自国内近20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课程理论专家学者、教研部门的课程教材研究与编写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中小学课程实际工作者125人参加了会议。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达致开幕词。他指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他还特别提到,作为与全国课程工作者息息相关的《课程·教材·教法》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不仅成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名列第2),而且1995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1999年底又被评为第2届全国百种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这是全国课程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会议还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刘兼专题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代表们围绕着“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和改革发展”这一主题,分别就“课程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课程研究方法的转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条件与策略”、“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改革”、“课程的学术标准及其评价”、“国际国内课程教材比较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与会代表认为,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与会代表认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有代表认为,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近些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和经验。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经教育部授权,上海、浙江制定了本地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供本地使用。他们的改革实验已历经10年,正准备进入第2轮改革实验。他们认为,课程教材的多样化是一种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选择,课程教材改革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法律的保障。1997年开始,山西、江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国家教委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这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的,又是第一次把普通高中作为不同于义务教育的学段进行试验的。这项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普遍好评。这项改革构建了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体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出版的普通高中各科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人教社不仅为这套新教材的研究编写出版,而且为这套新教材的试教培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试验中有充分的数据可以作为科学结论的依据。正因为试验的方向是正确的,试验的过程是科学的,试验的成效是显著的,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经教育部组织修订,将从2000年秋起扩大到10省市进一步试验推广。高中语文新教材将在全国推广。北京、广东等省市的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验。
应当说,近些年来各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课程理论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纪交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将如何改革,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趋势是什么,这也是代表们讨论的焦点问题。
有代表认为,至少应从8个方面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1〕。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学校课程的基础有可能从“双基”发展到“四基”。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4.注重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因此,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决分科,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5.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6.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早在1989年,有学者就提出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7.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也有代表指出,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课程改革的走向表现为5个方面: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2.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3.加强课程统整;4.转变课程设计方式;5.强化课程研究。
有代表综合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提出各国课程改革呈现出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乐趣化、课程的统整化、课程的弹性化和课程的个别化等趋势,这些趋势代表了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性,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有代表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状况出发,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即实现课程设置的现代化,提高课程中的科技分量;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重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的比率,赋予学生自由选课的权利;实现课程的活动化,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与会者的交流和研讨,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未来课程发展的某种期望,而且反映了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发展的方向。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会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走过的道路,进一步总结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从不同侧面分析和研讨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
代表们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花大力气,实现大的变革。首先应走革新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建立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课程形态的突破;其次应构建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运行的新机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提高课程改革的理论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吸引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尤其要吸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等人士的参与;三是按照培养目标和有关原则重新选择中小学教育的新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变革、时代挑战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四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建立课程实施的指导机制,具体研究、指导和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五是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的科学化。
有些代表结合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1.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相差甚大,因而,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同时考虑发展的不平衡性,实行先立后破、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另一方面,又必须加强全国范围的整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间的差距。2.课程结构改革已为人们普遍关注,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要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必须加强选修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教材建设,事实上,教材及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读物与课程改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配套改革。学校外部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学校内部改革则是保证课程改革实际效果的保障。两者合理结合,才能很好地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4.还必须进行师资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因为课程改革的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态度。
有代表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景考虑,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如下策略。1.把握发展趋势,对准变革方向。应首先弄清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明确继承与借鉴、发扬与变革的关系,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和持续性。2.不可忽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作。基础教育以义务教育为主体,以基础性和发展性为重点,其课程教材应与之对应。而高等教育主要属于专业性教育和选拔性教育,有着与基础教育明显不同的特点。因而,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还必须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协调配合。关于课程的一元取向与多元取向问题,是近年来课程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代表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分析,提出要在一元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一元文化课程的诘难与批判,多元文化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广泛接受。然而,多元文化课程本身又存在诸多悖论和困难。因而,在一元与多元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解决两难问题的可选策略。
四、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近年来,由于我国实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方面的改革,校本课程的研究已逐步引起课程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教育实践界人士的重视。校本课程成为本次研讨会重要的研究议题。
有代表提出,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有代表对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作了区分,即国家课程是指那些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是全国统一的,并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而校本课程则由学校、教师决策,体现地区差异和学校特色,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但必须明确的是,校本课程不是要求以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完全替代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用“此一元”代替“彼一元”;不是要求学校独自包办一切课程事务,而是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在当今社会,国家或者学校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所有的课程决策,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者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都不可能解决学校的所有课程问题,因为两种课程对于学校的教育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不再采用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或者校本课程模式来开发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学校高度自由来发动课程革新。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担负不同的职责:中央教育机构主要是制定具有一定灵活度的国家课程框架,使学校既能从中选择、改编、新编课程和教学单元,也能据此制定适合地方且与学校相匹配的课程计划;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集体审议,在地方允许的范围内,拟定适应每个学生需要和职业意向的课程计划;课程专家主要考虑的是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如何取得平衡,怎样才能提高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质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代表们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2.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3.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尽管存在不少缺陷,但它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所无法企及的。有代表指出,我国目前尚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其意义很大部分在于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校本课程开发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需要相应的条件。
五、课程理论学科群的构建
关于课程研究的范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代表认为,课程研究应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基本部分,包括课程意向、课程内容、推行课程的方法和课程评价;二是课程的技术部分,包括如何规划课程、如何组织课程、如何改进课程;三是课程的社会环境,包括由谁来决定课程、什么因素影响课程、课程的次序如何决定和安排等等。
有代表认为,我国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趋势和课程理论系统自身结构演化的规律要求尽快建立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学科结构,并提出了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基本结构。〔2〕其一是课程基础科学的学科群,由三个层次的学科群组成,第一个层次有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和课程哲学,第二个层次是课程概论(幼儿园课程概论、中小学课程概论、大学课程概论等),第三个层次主要有课程原理、课程发展史和比较课程论;其二是课程工程科学的学科群,主要有课程设计论、课程实施论、课程评价论和课程管理论;其三是课程应用科学的学科群,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督导、课程管理制度等学科。当前,我国课程论学科尚未形成学科群,尤其是一些子学科、特别是一些基础性学科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反映了课程论的不成熟性。今后一段时期,课程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采取必要措施,有计划地完善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加快我国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步伐,以提高课程研究的整体水平。
有代表考察教育学诞生以来学科结构的演变,针对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的危机,提出大课程论的观点和初步构想,主张建构一种大课程论的新观念。这种大课程论坚持6大新理念:1.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它包含教学进程;2.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也就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3.课程系统包含着历时态课程要素和共时态课程要素;4.课程构成是非常丰富的,课程有机化构成和层次构成,在层次构成中又进一步分为决策层次构成和运行层次构成;5.课程研制者是教师,从而构建起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6.坚持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教育的各种社会价值和各种本体价值之间的整合,体现出整合课程形态。此种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六、课程设计
与会代表认为,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评价,都应与国家教育整体课程改革相适应,尤其是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主要体现的精神有: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同时,代表们还一致认为,应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路线,围绕学生各方面及其潜能的发展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知识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合理统合课程各方面的因素,建构指向学生发展的整合的课程结构。
有代表认为,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在教育中,学生生活涉及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些生活都应是课程设计所需要考虑的。但课程设计总是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与强调儿童的价值之间摇摆,未能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关系。过去的课程设计只关注理性生活,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感悟,而认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因而,过去的课程把人类生活都定格在科学的世界中,导致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趋向单一的理性生活,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造成学生生活的“殖民化”。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有代表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一些具体设想,认为课程设置上应当减少科目门类,进行恰当综合。如小学阶段,可以把所有课程综合设计为包括语文、数学的核心类课程,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劳动、心理健康、人口与环境等的社会类课程,包括自然、科技制作、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科技类课程以及包括体育、音乐和美术在内的体艺类课程四类;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切实使教学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教材编写上应注重方法引导,着重能力培养。尤其是要处理好分科性与综合性、经典性与时代性、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技术性、知识与方法、已知与未知、定性与定量、统一与差异、知识体系与认知规律等多方面的关系。
七、课程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评价,就必须首先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1.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2.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3.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4.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课程评价如何进行,有代表提出分五步走的建议:一是明确评价目的;二是确定评价参照;三是获取价值主体的信息,包括明确使用课程的学生的整体特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知晓课程使用的社会背景和预见社会发展的前景等方面;四是获取价值客体的信息,包括属性、结构、功能、过程、背景等方面;五是作出价值判断。还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是针对特定的价值主体,在一个特定的参照系中进行的,如果价值主体和参照系发生变化,评价结果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课程评价不仅要重视评价结果,而且要重视评价的参照系。
有代表还对义务教育教材分析评估提出了意见,认为课程多样化必将带来教材的多样化。因而,如何科学地分析评估教材质量,鉴定教材的价值、可行性及其适用范围,就显得愈加重要。教材分析评估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为基本依据,从知识与科学性、思想品德与文化、认知与心理规律、技巧与工艺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课程评价是非常复杂的,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其利益冲突的平衡协调,既要把握方向,又要注重现实,从而真正推进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并不断完善。
大会在一片团结、求实、创新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新世纪的曙光已展现眼前。我们已依稀感受到新世纪浪潮的澎湃及其对课程改革前所未有的期望。研讨会全体同仁愿课程研究和改革发展能以新世纪的变革为契机,迈出崭新的步伐,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这个推进过程中,要正确估计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所指出的:“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注:
本文由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委托广西师大陈时见执笔起草,刘启迪等参与修改,吕达最后修改定稿。
〔1〕吕达、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这是作者向全国第2届课程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年会提交的论文,发表前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
〔2〕廖哲勋:《论我国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这是作者向全国第2届课程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年会提交的论文),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