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创业教育将在我国大学试行
2002-04-15    记者 亓树新

字体大小:

  本报哈尔滨4月14日电

  黑龙江大学的许多学生在教务处门前排队领取辅修专业申请表,因为从今天开始,该校正式推行辅修制,即在校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先期开设的辅修专业有:世贸组织规则、法学、行政管理、国际商务。这些专业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一推出就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推行辅修制是为了与已实施的学分制相配套,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该校即将试行创业教育。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将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报告中阐述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说,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无疑是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是当前开展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背景的创业教育应具有更广阔而深刻的内涵。

  创办创业园,是目前我国高校最典型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它是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

  然而衣俊卿校长指出,这并不是可以在大学生中普及创业实践。由于受资金、条件、专业的限制,这种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往往把多数学生排斥在创业教育之外。实际上,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一种法律实践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等。据了解,该大学目前正准备收回校园内的商业网点,然后把它们交给部分大学生重新进行设计、创意并经营管理。

  衣俊卿校长认为,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往往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人的创造性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可以教授,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要拿到这第三种能力护照,也只有在学校和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衣俊卿说,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开创新的行业、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新设计,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金开诚委员:高校扩招 宽进不能宽出
· “四不靠”地区教育的困境和希冀
· 山东莱西:教育局建“局长在线”
· “绿色教育”构建教育公平体系
·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 上海电大成为上海市终身教育平台重要支撑
· 现代教育的双重使命
·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 北京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教师俩人一电脑
· 聚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 全民教育展览开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