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2000年正式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进展在全国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推动助学贷款的市场机制一旦确立,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一旦相握,就犹如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让人看到了后来居上的力量。
在一些地方,尽管社会舆论给予了热烈的支持,有关部门也大力推进,但国家助学贷款实施4年来始终进展缓慢。具体原因林林总总,关键在于——政府如何考虑和协调银行和高校的立场和关系,否则这项工作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仍会显得乏力。
如同其他带公益性质的举措一样,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来自于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也确实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但对激发和维持高校和银行的积极性却没有强硬的约束力。
高校是助学贷款中积极的执行者,也是银行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一旦发生贷款风险,高校不用负任何责任,没有防范控制贷款风险的压力。
银行作为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是应有之义。助学贷款本身潜藏风险,银行不可能为了支持政府倡导的行动而不顾及自身的经营压力。
原本是有令必行的一纸文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有些疲软,国家助学贷款陷入“热吆喝冷落实”的僵局。
市场的问题呼唤用市场经济规律加以破解。今年,广东省助学贷款取得突破性进展就是得益于市场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政府担当好引导、推动、保障的重要作用,取消高校贷款额度限制、不论学校所属性质一律给予政府贴息等新政策纷纷出台,大气魄地为贷款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后盾。
另一方面,由学校和政府出资筹集的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正式启动,借贷风险由政府、学校、银行共同承担。政策一出台,极大地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银校联姻喜讯频频传来,贷款额度也连连上升,就连昔日无人问津的民办、私营高校有的也找到了婆家。市场这双无形的手发挥出神奇的力量。
|